首页 百科知识 全身系统病患者牙周炎的治疗计划

全身系统病患者牙周炎的治疗计划

时间:2024-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伴有全身病的牙周炎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全身疾病、治疗史及现在的身体状况和用药史非常重要,必要时需请内科医师会诊。对伴全身病患者的治疗,应以牙周基础治疗为主,着重强化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建立,及定期的复查复治以维持疗效。此类患者常需服用抗凝药,在牙周治疗前应进行出血倾向的检查。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治疗对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明显的帮助,但在糖尿病患者牙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血糖水平。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群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均增加,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概率也增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可以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治疗牙周炎可以降低机体感染,对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病情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在伴有全身病的牙周炎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全身疾病、治疗史及现在的身体状况和用药史非常重要,必要时需请内科医师会诊。对患者全身情况的判定,对治疗计划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伴全身病患者的治疗,应以牙周基础治疗为主,着重强化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建立,及定期的复查复治以维持疗效。

(一)心脑血管疾病

对过去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或处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状态的患者,一般不做系统性牙周治疗,可做简单的应急处理。对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治疗后功能恢复好、恢复快的患者(有时少于6个月),可与内科医师会诊以决定系统牙周治疗的可行性。此类患者常需服用抗凝药,在牙周治疗前应进行出血倾向的检查。

血压患者的牙周治疗,应了解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治疗前进行血压测量,如果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应告知患者,并进行简单的应急处理,建议患者控制血压后再行牙周治疗。在高血压患者的牙周治疗中,应监控血压,并保持病人体位舒适,减少病人精神紧张,必要时可使用麻药,但应使用不含或少含肾上腺素的麻药(肾上腺素浓度≤1∶100 000)并控制用量。

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进行牙周治疗,但需准备硝酸甘油以备不测。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病人体位舒适,减少病人精神紧张,必要时可使用麻药,但应使用不含或少含肾上腺素的麻药(肾上腺素浓度≤1∶100 000)并控制用量。

对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扩张术等的患者,因患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有出血倾向。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应征得内科医师的同意,以保证患者心脏处于稳定的状态,并需检查患者的出、凝血时间,避免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对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抗生素,应按内科医师的医嘱进行使用。

对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有人工心脏瓣膜者,应与心内科医师会诊,明确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方法为阿莫西林术前1h顿服2g,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于术前1h服用阿奇霉素500mg。对带有老式心脏起搏器(单极) 的患者不得使用超声洁牙机,以免干扰起搏器的功能。

(二)糖尿病

对中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龈红肿重、而多发脓肿,常需考虑患有糖尿病的可能,应建议患者进行必要的内科检查。

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治疗对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明显的帮助,但在糖尿病患者牙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患者血糖水平较为准确的指标,它反映了患者过去6~8周的血糖水平。当患者HbA1c<8%时,说明患者血糖控制较好,牙周治疗的成功率高;当患者HbA1c为8%~10%时,需提醒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当患者HbA1c>10%时,通常牙周治疗的预后差,需要求患者先行糖尿病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再行牙周治疗,如果患者必须进行牙周治疗时,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还需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就诊尽量安排在上午患者早餐和服药后进行。患者未进食而服用降糖药是发生低血糖的最主要的原因。

(三)凝血机制异常

对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以及重症肝病的患者,需详尽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全身情况以及既往牙周治疗中的出血情况,在与内科医师的密切合作下,谨慎进行牙周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