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口腔种植技术已经在临床得到普及,成为修复牙列缺损、缺失理想的方式之一。在现代口腔种植学发展的早、中期,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种植体能否获得并长久维持良好的骨结合,以及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 而现在人们更加关注功能与美观的结合,追求更高的长期功能效果及美学效果。 随着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口腔种植技术得到了实践的检验,种植修复的长期功能效果及美学效果被证实具有很好的可预期性。同时,长期的临床实践也证实,口腔种植技术也伴有相应的风险及并发症,即种植带来的“次生灾害”。其中常见者如:种植系统的机械并发症(种植体折断、中心螺丝的反复松动及折断等),外科手术并发症(如神经的损伤、鼻底及上颌窦底穿孔、颌骨骨折、出血、邻牙牙根损伤、继发感染等),种植修复后的并发症(修复体脱落、基台螺丝松动、修复基台折断、修复体崩瓷、食物嵌塞、咬合创伤导致种植体失去骨结合后脱落等)。
每一位种植失败的患者,其失败的原因可能不同,患者的全身状况、种植系统的优劣、种植外科、修复技术的规范程度及相应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修复后患者的自身维护等因素均可导致种植治疗的失败。 需要重视的是,一些失败的根源可能在治疗实施之前已经埋下。有些病例种植体植入的位置和方向不正确,以致无法修复或修复的美学效果差。这不能完全归因于外科手术及种植修复技能的欠缺,更可能是因为术前没有制订明确的种植治疗计划。
愈来愈多的种植临床医生认识到,成功的种植治疗是在拔牙前就开始了。合理选择病例、种植治疗前危险因素的评估、合理安排种植治疗的时间计划、合理规划种植体的数量和植入位置、相应外科技术和相应修复技术应用的合理性等。这些“务虚”的策划设计对于取得成功和操作技术同样至关重要。口腔种植学是在多学科知识技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独立学科,加强分支之间的合作,制定一个全面远期的种植治疗计划,对于保证种植的长期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