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老师也是个有多年风湿病的患者,每服药一段时间,他都会做些相关检查。一次他拿着检验单来问医师:“我这次检查的结果,血沉是16mm/h,但C反应蛋白却是52mg/L,这两个指标你们说都是反映炎症活动情况的,那我该信哪一个呢?”
前文提到血沉和C反应蛋白都是一种炎症指标,能对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起到参考作用。那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当看着手中的这一对指标时又该如何去分析呢?类风湿早期和急性期时,血清中CRP可达40mg/L,其阳性率为80%~90%。CRP可在数小时内急剧升高,数天内达高峰,病情改善后又下降。CRP这种迅速合成及迅速降解的特性,使之较血沉更能准确反映出病情改善或恶化情况,因而是反映病情及疗效的敏感指标。CRP的临床意义与血沉(ESR)相同,但不受红细胞、血红蛋白、血脂、女性激素水平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是反映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在类风湿活动期,CRP明显增多,与ESR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得更早。在炎症缓解期和使用抗风湿药物后,CRP下降得比血沉更快。且在伴有贫血和心力衰竭的RA患者,CRP比ESR更少受到影响。
医师告诉俞老师,这两个结果你都可以信,因为不论是哪一种结果,都还要结合你的病情来分析,不能离开临床表现,完全依据检查结果来判断你的病情,医师有时要做几种不同的检查,是为了有更多的分析依据,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提示】 CRP是能反映RA病情活动的急性时相指标,随病情的改变而波动。CRP比ESR更灵敏,是更小干扰的因素。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判断病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