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使用不同胰岛素制剂时基础率设置的不同

使用不同胰岛素制剂时基础率设置的不同

时间:2024-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胰岛素泵治疗时采用的是短效胰岛素,并且也是通过皮下埋置的针头注入皮下脂肪组织,那么胰岛素注入后达到降糖高峰时间也需要2~4小时,所以应当提前2~4小时就开始逐步改变基础率,这样就能在所需要的时间内达到最佳降血糖疗效。

细心的读者在看完上述文字后可能会提出疑问,既然正常胰岛B细胞第一个基础胰岛素分泌高峰在早晨6∶00~7∶00,为什么从2∶00就开始逐步增加基础率而不是在6∶00~7∶00再增加基础率?同样,胰岛素基础率分泌最低的时间是自晚上23时至凌晨1~2时,为什么不在23∶00~2∶00时降低基础率而要从晚上19∶00~20∶00就开始减少基础率?这就是因为胰岛素制剂—短效胰岛素的物理特性造成的:胰岛素单体分子在溶液中总是互相黏附聚合成分子量较单体小分子大上万倍的六聚体大分子,当它注入人体皮下脂肪组织后,不能直接穿过毛细血管上微小的孔隙进入血流,而要经过稀释解聚变成单体小分子后才能进入血液,所以短效胰岛素注射后出现在血液中至少需要0.5小时,而大量进入血液达到最强的降血糖疗效常需要2~4小时(详见第1章表1-3)。如果胰岛素泵治疗时采用的是短效胰岛素(无论是人胰岛素还是猪胰岛素),并且也是通过皮下埋置的针头注入皮下脂肪组织,那么胰岛素注入后达到降糖高峰时间也需要2~4小时,所以应当提前2~4小时就开始逐步改变基础率(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这样就能在所需要的时间内达到最佳降血糖疗效。但是使用超短效胰岛素(基因重组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如优泌乐Lispro、诺和锐Aspart)就不同了,这种胰岛素经过人工修饰,基因重组,已经改变了人胰岛素的天然立体结构,使它们的单体分子在溶液中不再容易聚合在一起,所以当它们被注射皮下后,可以迅速地穿过血管壁的小孔进入血液(5~10分钟),它们的高峰作用时间提前(注射后1~1.5小时),所以如果在胰岛素泵治疗时采用的是这种超短效胰岛素,基础率设置就不同于短效胰岛素,应当提前1小时(表10-5),上述那位王先生如果使用超短效胰岛素就要在晚10∶00或11∶00降低基础率,在凌晨3~4时升高基础率。

此外,由于泵治疗时基础率每次增减变化仅0.1~0.2U/小时,所以要想使基础率累积到一定量发挥作用也至少需要3~6小时,在半夜1∶00或2∶00时采用小量增加基础率的调整方法血糖的控制要优于在凌晨3∶00或4∶00时大量的增加基础率的调整方法,这是因为3∶00或4∶00时肝糖原已经生成并输入血液中,血糖已经增高了,那时就需要更大量的基础率才能抑制高血糖。但由于半夜增加基础率也就同时增加了低血糖的危险,所以一定要在医师或专家指导下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