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节中重点介绍了胰岛素泵的另一个重要功能——进食前输注追加剂量的功能。用好“追加量”这一功能,可使胰岛素泵使用者真正达到生活、饮食灵活自由,血糖控制良好、平稳、安全。所以本节中的以下重点是要求胰岛素泵使用者必须掌握的,如你仍不清楚,请反复阅读。
1.餐前追加量总和(包括三餐前与加餐前所给的追加量)大约等于全天胰岛素总剂量的50%(40%~60%)。
2.追加量分为:
(1)进食糖类时的追加量(无论三餐还是加餐)。
(2)纠正高血糖时的补充追加量。
3.500/450定律—计算每吃多少克糖类需要1U追加量。
(1)500定律:适用于超短效胰岛素治疗者,500除以全天胰岛素总量即可算出每吃多少克糖类需要1U超短效胰岛素。
(2)450定律:适用于短效胰岛素治疗者,450除以全天胰岛素总量即可算出每吃多少克糖类需要1U短效胰岛素。
4.脂肪、蛋白质类食物很少或基本不含糖类,进食这两类食物一般不需给追加量,只有进食糖类食物才需给追加量。
5.食物中糖类重量≠食物重量。
6.计算食物中糖类重量可以:
(1)从食物成分表、食品标签上直接查到。
(2)食物重量×该食物的糖类因子=该食物中糖类克重。
7.餐前追加量计算:
餐前追加量=食物的糖类克重除以1U胰岛素可吃的糖类克重
8.胰岛素敏感因子:表示1U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
1500定律适用于短效胰岛素治疗者:
胰岛素敏感因子=1 500/全天胰岛素总剂量
1800定律适用于超短效胰岛素治疗者:
胰岛素敏感因子=1 800/全天胰岛素总剂量
9.纠正意外的高血糖需注入补充追加量;
补充追加量=(实测血糖-目标血糖)÷胰岛素敏感因子。
10.“体内未用完的胰岛素规律”——胰岛素在体内是逐步被消耗的,短时间内多次注入的追加量会在体内重叠增强降糖作用。
(1)16%~20%规律:适用于肥胖、年龄较大、胰岛素用量大及采用短效胰岛素治疗者。
(2)25%~30%规律:适用于青少年、瘦小者、胰岛素敏感者以及采用超短效胰岛素治疗者。
11.判断餐前追加量是否合适与安全是根据:
(1)采用短效胰岛素治疗者以餐后4~5小时血糖恢复至餐前目标血糖范围或较目标血糖略高30mg/dl(1.7mmol/L)为宜。
(2)采用超短效胰岛素治疗者以餐后3~3.5小时血糖恢复至餐前目标血糖范围或较目标血糖略高30mg/dl(1.7mmol/L)为宜(表11-9)。
12.判断纠正意外的高血糖而补充的追加量是否合适与安全也是根据:
(1)采用短效胰岛素治疗者以餐后4~5小时血糖恢复至餐前目标血糖范围或较目标血糖范围略高30mg/dl(<1.7mmol/L)为宜。
(2)采用超短效胰岛素治疗者则以餐后3~3.5小时血糖恢复至餐前目标血糖范围或较目标血糖范围略高30mg/dl(<1.7mmol/L)为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