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普通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尤其是心肌壁外冠状动脉内膜下有脂肪堆积、严重时形成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近侧段容易发生粥样硬化是因为它比所有器官动脉都靠近心室,因此承受的收缩压撞击最大。据我国6 325例尸检统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总检出率、狭窄检出率以及平均级别均以前降支最高,其他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性别差异:20~50岁病变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但60岁以后男女无较大差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普通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尤其是心肌壁外冠状动脉内膜下有脂肪堆积、严重时形成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近侧段容易发生粥样硬化是因为它比所有器官动脉都靠近心室,因此承受的收缩压撞击最大。据我国6 325例尸检统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总检出率、狭窄检出率以及平均级别均以前降支最高,其他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性别差异:20~50岁病变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但60岁以后男女无较大差异。
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多在近侧段,而且在分支口处较重;早期,斑块分散,呈节段性分布,随着疾病的进展,相邻的斑块会互相融合。在横切面上斑块大部分呈新月形,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狭窄。有时可并发血栓形成,使管腔完全阻塞。按照斑块引起管腔狭窄的程度可分为4级:1级,管腔狭窄在25%以下;2级,狭窄在26%~50%;3级,狭窄在51%~75%;4级,管腔狭窄在76%以上。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原则包括:
(1)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缓解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各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
(3)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事件的发生(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肾动脉血栓形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