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最早起源于我国,公元前7世纪《山海经》中就有“瘿”(即甲状腺)的记载,并认识到它的发生与水质不好有关。《黄帝内经》还将颈部肿物分为“气瘿”和“血瘿”两种,公元前3世纪,庄子书中也有关于“瘿”的记载,大约公元300年晋朝葛洪著《肘后方》的记载,海藻治“瘿”。以后我国古代方书中相传以海藻、昆布等含碘高的植物治“瘿”有良好效果。欧洲大约从公元12~14世纪开始用海藻、海草灰治疗甲状腺肿。1543年意大利Vesalius首先描述这种腺体的解剖特征,以后Wharton(1656)看到甲状腺体似古代盾甲,故命名为甲状腺。对甲状腺生理功能到18世纪还没有明确认识。
对甲状腺的科学认识是从19世纪开始的,1812年有人从海藻灰中分离出一种物质,命名为碘,并证实海草灰治疗甲状腺肿,能使甲状腺肿消退的物质就是这种物质。1840年Basedow对毒性甲状腺三联症“突眼,甲状腺肿,心动过速”作了经典的描述。1878年Ord提出黏液水肿伴有精神迟钝,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引起的病症。1836年King用手术切除实验动物甲状腺,并观察动物切除甲状腺后的表现,手术后动物没有死亡,但出现人类黏液水肿的一些表现。因此提出甲状腺是有功能的,它可能分泌某种物质,这是科学地探索甲状腺生理的开始,当时实验亦造成一些错误,因为切除甲状腺时,往往也把甲状旁腺一起切除,术后动物出现抽搐痉挛,并且死亡。直到1891年,Gley以精细的手术和严密的观察方法,把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功能清楚区别开,这才使甲状腺的生理功能研究进一步深入。
1895年Magrus-Levy提出甲状腺分泌物,可以加速营养物质氧化观点,他发现毒性甲状腺肿病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氧消耗量比正常人显著增高,黏液水肿病人则氧消耗量降低,并且发现口服干燥甲状腺粉的人也提高了氧消耗量,这样才开始真正地揭示甲状腺功能的本质。现代研究表明,甲状腺主要生理功能就是促进细胞的生物氧化过程。
一切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总称为生物氧化。机体利用呼吸时吸进氧气,将糖、脂肪、蛋白质等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和热量,维持每一个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甲状腺就是调节细胞氧化过程中的内分泌器官。此外,甲状腺又是哺乳动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内分泌腺,对于两栖类动物它还是促使动物变态的重要因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