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甲状腺激素的促进氧化与产热作用是它最基本的作用。正常机体的基本氧化过程和最低热量的产生,并不需要甲状腺激素参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增高细胞内的氧化率,增加机体的耗氧量,从而使机体产热增高,即使在静止状态下,几乎机体一半的总热量产生和氧消耗均与甲状腺激素相关。此即为甲状腺激素的生热效应。
基础代谢是人在基础状态下的产热量,它们是判断氧化代谢与产热量的临床指标,是根据耗氧量计算出来的。因为耗氧直接反映了产热量,与耗氧量增加的同时,二氧化碳排出量也增加。临床研究证明,1mg甲状腺素(相当于1g甲状腺干粉)可使产热量增加4 180kJ,二氧化碳总排出量增加400g,基础代谢增高2.8%,但是不同种类甲状腺激素产热效应差异很大,一碘酪氨酸(MIT)仅有少量产热作用,而二碘酪氨酸(DIT)产热作用约为MIT的7.5倍,T3产热作用为T2的15倍,T4的产热作用为T2的17倍。
用离体组织进行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细胞耗氧量增加,但脑、睾丸、精囊、前列腺、卵巢、子宫、胃平滑肌、脾、胸腺、淋巴结除外。而对脑垂体,则甲状腺激素实际上是抑制了氧耗量,这可能是因为它反馈抑制垂体促甲状腺素的合成与分泌的反应。其中对心、肝、肾和肌肉组织耗氧量影响较大。甲状腺激素对机体总产热效应的作用是维持人体代谢达到一定水平,保持机体体温恒定,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冬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多可保持体温不降,反之气温增高(夏天)甲状腺分泌减少,产热量降低可保证体温不受外界高温影响,当然体温调节尚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协调完成,日常生活可看到天冷时食欲增加,天热时食欲降低。
人体一次注入甲状腺激素后,起先有一个潜伏期(大约6~7h),接着基础代谢率增高,2~3d达到最高值并持续6d至几周。T3的作用快而强烈,但一般认为维持时间较短。
甲状腺激素产热作用,不能完全以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去解释,因为T3浓度相当高才能发生脱偶联,且有些实验未能证实有脱偶联作用。最近动物实验发现,甲状腺激素使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增强,能增加耗氧和产热,因而认为甲状腺素产热作用主要是通过Na+-K+泵的活性增加而实现的。
临床证明,甲状腺激素的生热效应幅度与人体甲状腺素分泌水平有关,原始水平低者,产热升高幅度大,反之原始水平高者,产热升高幅度少,具体反映在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低)者,对甲状腺激素敏感性高,在而甲亢者对甲状腺激素反应弱。
此外人体内还有一些内分泌激素,如垂体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产热作用,它们与甲状腺激素起协同作用参与体温调节。
因此,当垂体功能丧失时,往往比单纯甲状腺功能低下者产热作用的减弱更为显著,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甲状腺失去垂体的促进作用,其他内分泌激素亦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