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张奇文医案

张奇文医案

时间:2023-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患儿发热、头痛2天,伴呕吐,每日4~5次,不能进食。今日上午烦躁不安,抽搐昏迷。儿科诊为乙型脑炎。张奇文,山东寿光人,主任医师、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名老中医,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会长、山东省医学会会长等职。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实用中医保健学》《儿科医籍辑要丛书》《实用中医儿科学》等18部著作。

孔某,男,11岁。1970年8月10日入院。

患儿发热、头痛2天,伴呕吐,每日4~5次,不能进食。今日上午烦躁不安,抽搐昏迷。检查:体温40℃;昏迷状;瞳孔等大,对光反射迟钝;颈项强直,心率速。化验:血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0.9,淋巴细胞0.1。脑脊液:外观轻度浑浊,镜检细胞数910×106/L,单核细胞占多数。潘氏试验(+),糖2.78mmol/L,氯化物183mmol/L。细菌涂片(-)。儿科诊为乙型脑炎。邀中医急会诊。

初诊:壮热无汗,烦躁不安,呕吐频频,项强抽搐,神志昏迷,二目天吊,小便黄赤,大便不干,手脚发凉,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暑温重症,热毒炽盛,气营两燔,内闭动风。治法:辛凉泄热,透营转气,息风解毒,降逆止呕。处方:犀角9g(单煎,分3次鼻饲),金银花30g,黄连6g,生石膏60g,知母12g,生石决明24g,鲜芦根30g,菊花9g,钩藤12g,荷叶边15g,板蓝根15g,竹茹12g。水煎取250ml,分4次(每6小时1次)鼻饲完。安宫牛黄丸1丸,羚羊角1g,分2次鼻饲。并针刺双肘尖以退热。

8月11日二诊:上方连进2剂,全身微汗出,体温降至39℃,抽搐、天吊已止,神志欠清,呕吐,项强,手足逆冷,已不需鼻饲,尿黄赤,量较前增多。舌红苔黄,脉数。处方:原方去羚羊角,水煎250ml,每6小时服60ml。安宫牛黄丸1丸,分2次冲服。

8月12日三诊:体温降至38.4℃,不烦躁,呕吐止,手足不凉,神志略清,口渴。苔黄,脉数。热势虽减,肝风虽止,但邪毒内闭仍重,仍宜清热解毒,并清心开窍。处方:金银花18g,板蓝根15g,菊花10g,生石膏60g,钩藤10g,知母9g,芦根20g,鲜荷叶15g,黄连6g,犀角9g(单煎,分3次服),竹叶9g,石菖蒲6g,郁金6g,甘草3g。水煎300ml,分3次服。万氏牛黄清心丸2丸,分2次服。针刺上廉泉,每日1次。

8月14日四诊:服上方2剂,体温降至37.2℃,神志已清,口渴,略进饮食,二便可,下午嗜睡,对光反射如常。苔黄干,脉略数。治宜养阴清余热。处方:生石膏24g,竹叶9g,鲜荷叶15g,知母6g,钩藤9g,生地黄12g,玄参15g,麦冬12g,栀子6g,黄芩6g,郁金6g,石菖蒲6g。水煎300ml,分3次服。万氏牛黄清心丸,每日2次,每次1丸。继针上廉泉,每日1次。嘱饮西瓜汁。

8月19日五诊:服上方5剂,体温36.4℃,颈项已软,精神好转,纳食增进,言语二便如常。苔薄黄有津,脉略数。宜育阴培元,以善其后。处方:白芍12g,沙参9g,麦冬9g,天花粉12g,石斛12g,五味子4.5g,莲子心2g,牡丹皮6g,甘草3g,山药9g。水煎服。

上方又服6剂,住院20天,停药出院。(引自:幼科条辨)

评析:本案为张奇文治疗暑温验案之一。张奇文(1935- ),山东寿光人,主任医师、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名老中医,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会长、山东省医学会会长等职。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实用中医保健学》《儿科医籍辑要丛书》《实用中医儿科学》等18部著作。

小儿暑温急性期,病机按卫气营血规律传变。早期壮热无汗,抽搐,神志昏迷,为热毒炽盛,气营两燔,内闭动风之暑温重症,用辛凉透邪,息风解毒。一、二、三方中犀角、石膏、钩藤自是为要,配安宫牛黄丸、万氏清心丸清热解毒、清心开窍必不可少。后期热降,宜育阴培元,养阴清余热,以善其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