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肉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叶瘤

肉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叶瘤

时间:2024-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多数学者认为Ewing肉瘤和PNET是同一类肿瘤,Ewing肉瘤是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家族中最不分化的成员,缺乏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提示肿瘤向神经外胚叶分化的证据,而PNET则具有一项或多项提示肿瘤向神经外胚叶分化的表现。CD99阳性有助于诊断,但并非完全特异的标记。3年前在外院行左股骨肿瘤病灶刮除+植骨,病理诊断Ewing肉瘤。因肿瘤复发伴病理性骨折做截肢手术。本例3年前有Ewing肉瘤的手术和化疗史,复发肿瘤的大细胞变异可能与化疗有关

Ewing肉瘤和PNET(Ewing sarcoma/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是一种有不同程度神经外胚叶分化的小圆细胞肉瘤。大多数学者认为Ewing肉瘤和PNET是同一类肿瘤,Ewing肉瘤是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家族中最不分化的成员,缺乏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提示肿瘤向神经外胚叶分化的证据,而PNET则具有一项或多项提示肿瘤向神经外胚叶分化的表现。

【临床特征】

(1)高峰发病年龄为10~20岁,80%病人<20岁,>30岁者少见。

(2)发病部位以长骨骨干和干骺端多见,其次是盆骨和肋骨,也常发生于骨外。发生于骨外者称骨外或软组织Ewing/PNET。

(3)10%的病例表现为多骨性受累,70%的病例发生转移。

(4)常见的局部症状是疼痛和肿胀。全身症状包括血沉加快,发热,贫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全身不适等类似骨髓炎。

(5)恶性度高,5年生存率低。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大小、是否有转移以及对化疗放疗的敏感性。

【影像特征】

(1)骨髓腔及骨皮质虫蚀样、渗透性骨质破坏。

(2)骨皮质浸润引起葱皮样或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

(3)肿瘤穿破骨皮质后形成骨外软组织肿块。

(4)不形成骨化、钙化性硬化性基质。

(5)MRI扫描T1W呈低信号,T2W呈高信号。

【病理特征】

(1)骨髓腔内柔软的肉样肿块,常伴有出血、坏死。坏死的肿瘤组织大体类似脓液,可使手术时误认为骨髓炎。

(2)肿瘤由均匀一致的小圆细胞构成,细胞丰富,不形成骨样或软骨样基质。胞质量少,透明或嗜酸性,细胞轮廓不清楚,有人形容像成片漂浮再“细胞质海”上的小圆形栓,核染色深,核圆形,可有切迹,染色质细腻。

(3)PNET在光镜下可出现神经分化证据:如灶性Homer-Wright菊形团;纤细的纤维背景;分叶结构;小叶周边细胞神经节细胞分化倾向等。

(4)大细胞变异Ewing肉瘤:瘤细胞体积较大,核呈空泡状形状不一致,有明显核仁,容易被误诊为大细胞性淋巴瘤。

(5)造釉细胞瘤样Ewing肉瘤(adamantinoma like Ewing sarcoma):Ewing瘤内出现造釉细胞瘤样上皮样分化区域。

(6)分化非常幼稚的肉瘤细胞常常呈裸核状,缺乏胞质。

(7)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电镜表现:①CD99和Vimentin阳性几乎见于所有Ewing/PNET,但并不特异;②75%病例PAS染色(+);③PNET至少要有两种神经内分泌标记(+),如NSE,NF,Leu-7,CHG,Syn,S-100,HBA-71和Choline acetyltransfeal等;④电镜下Ewing细胞是非常原始的细胞,细胞器少,胞质内有大量糖原颗粒,甚至形成糖原湖;⑤PNET的部分瘤细胞有神经分化表现,如出现微丝、微管、树突状细胞突起和神经内分泌颗粒。

(8)细胞和分子遗传学:95%以上的Ewing肉瘤和PNET有特征性t(11;22)(q24;q12)染色体易位,导致位于22q12的EWS基因的5′端与FLI1基因(11q24FLI1基因是ETS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的3′端融合,形成具有潜在致癌作用的EWS/FLI1融合基因。

【鉴别诊断】

1.小细胞性骨肉瘤和间叶软骨肉瘤 平均发病年龄高于Ewing/PNET;X线上有钙化、骨化。前者在瘤细胞之间有飘带状、分支的肿瘤性骨样组织产生,后者在瘤细胞之间有高分化软骨岛形成。免疫组化亦有鉴别价值。

2.恶性淋巴瘤 多数发生于老年人,以弥漫大B细胞型为主。常常有大中小淋巴细胞混合,细胞有多形性,有核仁、核裂或核的扭曲,核形不规则,并有组织细胞混杂,缺乏Ewing/PNET核形态的单一性。免疫组化淋巴标记(+),CD99、神经内分泌标记(-)。

3.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 诊断5岁以下儿童的Ewing肉瘤/PNET首先要排除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与Ewing/PNET有显著差异;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升高。神经外胚叶分化程度明显高于PNET;N-myc基因高表达,缺乏t(11,22)(q22,q12)染色体移位。

4.浆细胞性骨髓瘤 发生于老年人,常表现为多发性、溶骨性病灶;血清M蛋白升高,尿中有单克隆性轻链蛋白;免疫组化CD38,CD138,VS38C,CD79α(+),CD99(-)。

5.转移性小细胞癌 发病年龄较大,有原发病灶,免疫标记CK(+)。

6.骨嗜酸性肉芽肿 背景杂,含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郎汉斯组织细胞较大,有核沟,免疫组化CD1α阳性。

【典型病例】

病例1 右股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图6-1)

1.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18岁。右股骨疼痛、肿胀3个月。影像学显示右股骨髓内肿块伴骨质破坏,行CT引导下右股骨穿刺活检。

图6-1 原始神经外胚叶瘤

A.X线平片显示右股骨中段髓内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的渗透性骨质破坏伴骨膜反应;B.低倍镜下肿瘤由均匀一致的小圆细胞构成,伴大片坏死,肿瘤组织破坏宿主骨呈浸润性生长;C.肿瘤由均匀一致的小圆细胞构成伴坏死;D.肿坏死组织内残存的瘤细胞在血管周围呈套袖状分布;E.中倍镜下肿瘤细胞胞质略透亮,细胞间有纤维细丝;F.图E高倍观察;G.肿瘤细胞CD99标记膜阳性;H.肿瘤细胞Syn标记阳性;I.肿瘤细胞Vimentin标记阳性;J.肿瘤细胞PAS染色阳性

2.病理诊断 右股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NET)。

〖点评〗

(1)本例发病部位、年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均符合典型的Ewing/PNET。

(2)病理组织学特征:肿瘤由均匀一致小圆细胞构成并伴大片坏死,肿瘤在骨皮质内浸润性生长,核圆形、深染,胞质量少。部分瘤细胞有少量透明胞质是由于胞质内存在大量糖原(PAS+)。CD99阳性有助于诊断,但并非完全特异的标记。

(3)本例有两项神经外胚叶分化证据,故可以诊断PNET:①瘤细胞之间有纤细的纤维背景;②免疫标记Syn肿瘤细胞呈均匀一致的强阳性。

病例2 左股骨Ewing肉瘤大细胞变异型(图6-2)

1.病史简介 患者男,19岁。3年前在外院行左股骨肿瘤病灶刮除+植骨,病理诊断Ewing肉瘤。术后化疗。因肿瘤复发伴病理性骨折做截肢手术。

图6-2 大细胞变异型Ewing肉瘤

A.X线平片显示肿瘤位于股骨上段干骺端,肿瘤破坏骨皮质引起病理性骨折;B.大体标本检查:左大腿截肢标本,距股骨头14cm处股骨骨折;股骨颈髓腔内见灰黄色物质填充,质地硬,为第1次手术时植入骨;自股骨颈开始,肿瘤在骨旁软组织内形成巨大肿块,大小约为18cm×8.5cm×8cm,质地嫩;C.低倍镜下,肿瘤呈实性片状或巢状,有纤维分隔,由均匀一致的小圆形细胞构成,细胞质丰富透明,呈上皮样;D.低倍镜下,肿瘤呈实性片状或巢状,有纤维分隔,宿主骨破坏伴死骨形成;E.中倍镜下肿瘤体积较大,有透明胞质,类似恶性淋巴瘤,瘤细胞不产生骨样或软骨样基质,肿瘤内也不夹杂细胞“星空状”组织细胞;F.高倍镜下瘤细胞体积较大,细胞质丰富透亮,核呈空泡状形状不一致,有明显核仁;G.肿瘤细胞CD99弥漫强阳性;H.肿瘤细胞Syn标记阳性

2.病理诊断 左股骨Ewing肉瘤(大细胞变异)。

〖点评〗

Ewing肉瘤是一种小细胞性肿瘤,大多数肿瘤由均匀一致的小圆细胞构成,胞质量少。大细胞变异是其少见类型,部分大细胞变异病例与肿瘤的放、化疗有关。本例3年前有Ewing肉瘤的手术和化疗史,复发肿瘤的大细胞变异可能与化疗有关。注意与下列肿瘤鉴别诊断。

1.透明细胞骨肉瘤 两种病变患者均较年轻,但是透明细胞骨肉瘤的肿瘤细胞之间有肿瘤性骨组织产生,周围可伴有经典型骨肉瘤。本例肿瘤没有成骨,肿瘤细胞之间没有骨样基质。

2.恶性淋巴瘤 多见于成年人,平均年龄较大,以弥漫大B细胞型多见;肿瘤细胞成分较杂,常夹杂有反应性T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核多形性明显;淋巴细胞标记(+)。

3.转移性癌 本例肿瘤细胞呈片状和巢状分布,由纤维组织分隔,应与转移性透明细胞癌鉴别。但转移癌患者年龄较大,有原发病灶,免疫组化上皮标记(+)而CD99(-)。

(郑 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