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腱鞘巨细胞瘤(malignant ta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是指同时具有典型腱鞘巨细胞瘤(或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和间变性肉瘤两种成分;或者以往有经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或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史,肿瘤复发后演变为肉瘤。
【临床特征】
(1)原发性恶性腱鞘巨细胞瘤极为少见。
(2)文献报道的病例以继发性恶性腱鞘巨细胞瘤为多,即有腱鞘巨细胞瘤既往史,经多次复发后演变为肉瘤。
【典型病例】
左膝关节继发性恶性腱鞘巨细胞瘤(图14-3-1)
1.病史简介 女,32岁。2003年因左膝关节肿痛、屈曲受限于外院关节镜下做膝关节内病灶清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年半后肿瘤复发。MRI示左膝关节髌上囊区域巨大肿块,在我院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肉瘤”。患者做左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继发性恶性腱鞘巨细胞瘤,肿瘤内含小细胞性骨肉瘤成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2周,患者因床边摔伤发生左股骨下端病理性骨折,最终做左下肢截肢术。
图14-3-1 继发性恶性腱鞘巨细胞瘤
A.第1次手术前X线平片示肿瘤位于关节腔内腘窝和髌上囊区,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和髌骨均无明显改变;B.外院关节镜下切除关节腔内肿瘤组织,镜下为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C.1年半后肿瘤复发,MRI示复发肿瘤主要位于左膝关节内髌上囊区;D.膝关节置换术标本,低倍镜下肿瘤细胞丰富,有大片凝固性坏死;E、F.高倍镜下肿瘤细胞间有纤细的骨样组织形成,瘤细胞丰富,细胞小,核浆比大,多形性不明显;G.高倍镜下肿瘤细胞,有大量核分裂;H.关节置换后2周,因外伤引起股骨下端病理性骨折,左下肢截肢标本显示复发肿瘤覆盖在假体周围(→);I.股骨下端病理性骨折部位骨组织内有肿瘤浸润
2.病理诊断 左膝关节继发性恶性腱鞘巨细胞瘤,含小细胞性骨肉瘤成分。
〖点评〗
(1)本例临床和病理诊断可符合继发性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其依据为:①2003年第1次关节镜手术前X线片证实病变位于关节腔内;②术后病理证实为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没有恶性证据;③1年半后复发,MRI显示肿瘤也主要位于左膝关节髌上囊区域,而不是骨内;④病理检查发现部分圆形细胞KP-1和SMA阳性,提示肿瘤细胞仍保留滑膜细胞向组织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特征,但瘤细胞之间有纤细的骨样组织形成,核异型性不明显,但出现大量核分裂和大片凝固性坏死,说明肿瘤已向小细胞性骨肉瘤转化。
(2)关节内恶性腱鞘巨细胞瘤非常罕见。我院多年来也仅见此1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