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伊朗医生的成功病例。患者男性,24岁,因摩托车肇事致左股骨开放性骨折,大腿前方伤口裂开20cm,股骨近端穿出伤口。中间缺损13.5cm骨段在30min后从现场被找回,经过采取清创、高压冲洗等措施后被原位回植,近端以螺钉固定,远端复位后基本稳定,以石膏托固定后胫骨结节牵引。大腿前方伤口保持开放,后外侧放置引流。在其后的24~72h共进行5次清创冲洗,8d后伤口闭合,继续负压吸引。伤后16d采用外侧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行负压引流。术后7d出院。对患者合并其他部位多处骨折均做相应处理。术后1年股骨骨痂形成良好,术后2年骨折愈合良好(图6-1)。
术后2年,回植节段骨融合良好
简评与讨论:这无疑是一份十分成功的病例,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堪称具有教学示范作用的经典。
讨论1 作者采用自体骨回植是非正统的方法吗?作者自称这是发生在不发达地区的情况,医疗条件有限,因此采用了非正统的方法(unorthodox approach)。所谓的正统方法是指,通常情况下,污染的骨块应该摘除,否则有引起感染的风险。但大段自体骨摘除后重建是非常困难的,如作者讨论的可以采用骨延长转运,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等方法进行重建,但在技术、风险、医疗费用、住院时间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弊端。自体骨回植在技术上是最实用、最简单又最经济的方法。其好处还在于可以严丝合缝地进行解剖复位,及时恢复骨骼的力学完整性,避免肢体的短缩和旋转畸形。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也不能说把大段污染骨片摘除是所谓正统的方法。但作者的大部分操作程序已经成为了类似情况处理的经典正统方法,其中包括,对污染骨骼进行反复高压冲洗、开放不缝合伤口充分引流、72h内反复清创等。
这里有需要区别对待的情况,在股骨干区,反复对软组织进行清创比较容易,肌肉比较丰厚。但对于胫骨,软组织条件比较差,反复清创常会造成骨外露,但外露也比一期闭合伤口要好得多,当然这通常是指Ⅲ度以上的开放性骨折,是否进行简单适当的皮瓣来覆盖骨骼要根据医生个人的经验来进行,一般来讲,早期不适宜做复杂的操作,简单即是完美。对于髁部,常常是高度粉碎性骨折,伴有个别较大的骨块,污染的碎骨块一般要摘除,但对大骨片早期还纳的风险是比较大的,我本人曾采用把7cm的大骨片体外乙醇内保存3周后再复位还纳的方法,获得了成功。但对于髁部的开放粉碎性骨折,由于彻底清创并不容易,早期钢板内固定是不适宜的。即使是伤口愈合数周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感染的风险依然比较大,那是地地道道的灾难,我也亲眼目睹过。这更说明早期反复彻底清创的必要性,否则可能留下潜在的感染隐患。
讨论2 这个病例更让我感兴趣的是节段失血供骨片回植后的X线表现,这是临床上更常遇到的情况,在闭合性骨折中也可遇到类似情况。从X线表现上看,骨段回植后骨折线部位会发生明显的吸收,使骨折线增宽,这样就容易导致钢板固定的力学失效,比如拔钉、钢板断裂等。但有意思的是经过一段时间,骨折线周围可以产生丰富的外骨痂,在钢板对侧重新建立稳定的支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在有失血供骨片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骨吸收造成力学不稳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手术的失败:①当骨片影响到骨干1/2周经以上的时候,应该根据经验考虑一期植骨的必要性;②适当增加钢板的长度有助于避免内固定失效;③这类患者术后需要更长的保护期,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在术后3~6个月,骨吸收比较明显。这个病例使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张片子,手术明明几乎完成了解剖复位,固定接近完美,但几个月后的片子却十分难看,当时还想不通,这个病例在这里提供了经典的样板。
这里的讨论仅指钢板固定的情形,髓内钉固定的情形则可能大不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