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咽旁间隙肿瘤

咽旁间隙肿瘤

时间:2024-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咽旁间隙又称咽颌间隙,位于颈侧,呈倒置锥形体,茎突及其附着于茎突的肌肉将该隙分割成前后两部分。咽旁间隙肿瘤的发病率不高,Stell等报道,原发于咽旁间隙的肿瘤仅占头颈部肿瘤的0.5%,95%为原发性肿瘤,其中80%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中,绝大多数为转移性肿瘤。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包括家族中有无本病系列发病者,初步判断咽旁间隙肿瘤发生时间,有无生活质量的影响,发病特点。

咽旁间隙又称咽颌间隙,位于颈侧,呈倒置锥形体,茎突及其附着于茎突的肌肉将该隙分割成前后两部分。咽旁间隙肿瘤的发病率不高,Stell等报道,原发于咽旁间隙的肿瘤仅占头颈部肿瘤的0.5%,95%为原发性肿瘤,其中80%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中,绝大多数为转移性肿瘤。根据肿瘤的来源可分为涎腺源肿瘤(最常见,涎腺混合瘤可源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神经源肿瘤、其他组织源肿瘤。咽旁恶性肿瘤易转移手术不宜彻底切除,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放疗或化疗,而良性肿瘤宜于手术治疗,较大的肿瘤采用颈侧切开,反之常采用舌骨下咽切开术。

【病因】 尚不明确。

【临床表现】 咽旁间隙肿瘤引起的局部症状,与肿瘤的部位、性状、生长速度及患者年龄等有关。大致可分为邻近器官受累及神经受累两类症状。

1.邻近器官受累症状

(1)咽部不适或异物感。

(2)肿瘤较大时,有吞咽困难,发声不清有鼻音。

(3)肿块侵及鼻咽侧发生耳鸣,听力减退,鼻塞,阻塞咽腔或压迫喉部出现呼吸困难,侵入翼腭窝或位于下颌骨升支与颈椎横突之间则张口困难,颈部运动发生障碍

2.神经受累症状

(1)颈部疼痛或咽痛及一侧耳痛均少见。

(2)颈交感神经受累同侧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迷走神经受累同侧声带麻痹,声嘶,舌下神经受累舌半侧麻痹,可出现说话困难。

(3)面瘫,多见于腮腺深叶的恶性肿瘤。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双手扪诊,偶有压痛的包块外,常用的诊断措施有影像学、病理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片检查,颈侧位片上可见肿瘤阴影;CT、MRI检查可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肿瘤边缘是否光滑等重要信息;磁共振血管造影可清楚的显示肿瘤与颈部大血管的关系。

2.病理检查 切开肿瘤采取标本一法,因须切开肿瘤包膜,可引起肿瘤扩散及发生粘连,为以后施行根治手术造成困难故一般不予采用。穿刺抽吸涂片检查最方便。可确定肿瘤的性状及种类。

【治疗原则】

1.恶性肿瘤 易转移手术不易彻底清除,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如放疗、化疗。

2.良性肿瘤 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径路有经口径路、颈侧径路、颈腮腺径路等,手术路径选择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显露肿瘤,以便完整切除,而对功能及外形美规则损害的程度最小。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下,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性状、侵犯范围、与神经血管之关系及临床医师的经验,选择适当径路切除肿瘤。

【护理评估】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包括家族中有无本病系列发病者,初步判断咽旁间隙肿瘤发生时间,有无生活质量的影响,发病特点。

(1)一般情况: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营养状况等,尤其注意与现患疾病相关的病史和药物应用情况及过敏史、手术史、家族史、遗传史和女性患者的生育史等。

(2)发病特点:有无咽部不适及异物感;肿瘤较大时,有无吞咽困难、发音不清或有鼻音。有无神经受累症状,如颈部疼痛、咽痛或一侧耳痛,有无声嘶或说话不清。

2.身体状况

(1)局部:肿块大小、位置、数量、有咽部不适及异物感,有无吞咽困难。

(2)全身:重要脏器功能情况。

(3)辅助检查:包括特殊检查及有关手术耐受性检查的结果。

【护理要点及措施】

1.术前护理要点及护理措施

(1)全面评估患者:包括健康史及其相关因素、身体状况、生命体征,以及神志、精神状态、行动能力等。

(2)做好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同情、理解、关心、帮助,告诉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进食富有营养,易消化,口味清淡的食物,以加强营养,增进机体抵抗力,纠正贫血,改善一般状态,必要时给予补液。

(4)协助患者做好术前相关检查工作:如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胸片,血、尿、粪便检查等。

(5)做好术前准备

物品准备:术中准备用物,病历,各种影像学资料。告知其家属准备好术后需要的各种物品,如一次性尿垫。

患者准备

①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精神状态。

②皮肤准备:备皮范围手术切口周围直径20cm皮肤。

③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预防术中及术后伤口感染及出血。

④口腔准备:术前保持口腔清洁,加强漱口或用1∶5000呋喃西林漱口。

⑤肠道准备:开塞露灌肠,术前晚0:00以后禁食、禁水。

⑥洗澡,更衣。

⑦晚20:00口服地西泮,保证良好睡眠

⑧术晨取下活动义齿,贵重物品交由其家属保管等,术前注射阿托品。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2.术后护理要点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每1h记录1次。

(2)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患者留置切口引流管及尿管,活动、翻身时要避免引流管打折,受压、扭曲、脱出等,引流期间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避免因引流不畅而造成感染,积液等并发症。维持引流装置无菌状态,防止污染,引流管皮肤出口处必须按无菌技术换药,每天更换引流袋。引流液少于10ml时可拔除引流管。

(3)引流液的观察:术后引流液的观察是重点,每日记录和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在短时间内流出大量血性液体(一般>200ml/h),应警惕发生继发性大出血可能;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和呼吸的变化,血压高时应用降压药物,防止出血。因切口出血引流不畅易造成局部血肿,并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4)基础护理

①患者术后清醒后,可改取半卧位,以利于伤口引流及减轻伤口疼痛,术后24~48h即可离床活动。

②患者卧床期间,应协助其保持床单位整洁和卧位舒适,定时翻身、按摩骨突处,防止皮肤发生压疮。

③满足患者生活上的合理要求。

④落实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次,或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漱口。

⑤雾化吸入每日4次。

(5)专科护理:由于咽旁间隙手术,咽部肿胀、术腔出血不能及时引流出可压迫呼吸道导致窒息,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变化,倾听患者主诉,是否感觉憋气、呼吸不畅、颈部发紧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墨菲滴壶入。血压高时遵医嘱应用降压药防出血;床旁备气管切开包,以备急救。神经损伤,观察有无误吸、吞咽障碍。

(6)患者的舒适:术后会出现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7)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生活环境、个性及不同手术类型,提供个体化心理支持,并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用交谈式或提问式与患者进行相互沟通,开导患者。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并介绍科室的技术水平和成功病例,让患者了解本病特点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解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健康教育

1.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出院后有关注意事项,并将有关资料交给患者或其家属,告知患者1个月之后来院复诊。

2.生活规律,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

3.伤口愈合好,出院后3~5d即可洗澡。

4.注意口腔卫生,饭前、饭后勤漱口。

5.告知患者术后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及轻度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及其他并发症,戒烟,禁酒。

6.保持心情舒畅和充足的睡眠,每晚持续睡眠应保持6~8h。

7.洗头、洗澡时,应注意不要将污水浸到切口引起感染,颈部不可过度活动。

8.告知患者,如有异常情况请及时来院就诊。

(侯军华 吴奎玲 金 伟 王 茂宁 菲 刘新颖 孙 彩 韩 莹李 兰 刘燕京 项园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