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微血管损害主要是指微循环障碍,包括组织形态和功能上的异常。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主要是通过对球结膜和视网膜血管的显微镜观察所获得。微血管损害随病程、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可人为地划分为5个阶段。
(一)糖尿病微血管损害的病理改变
糖尿病微血管损害主要是指微循环障碍,包括组织形态和功能上的异常。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主要是通过对球结膜和视网膜血管的显微镜观察所获得。微血管损害随病程、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可人为地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微循环中血流量增加,眼球结膜的静脉内红细胞聚集,机体各部均有可逆性静脉扩张。
第二阶段:微细静脉及微静脉呈进行性扩张。
第三阶段:微细动脉收缩,并发生功能性变化。
第四阶段:微循环的全部血管组织结构发生异常,即为微血管硬化症,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代表。
第五阶段:呈慢性进行性微循环不全,包括基膜肥厚、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毛细血管瘤、蛋白尿。
(二)糖尿病大血管损害的病理改变
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在组织学上的特点有;①病变累及动脉更广泛,可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②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病变程度较重;③从小动脉到大动脉均可有胶原(Ⅴ型)异常增生;④病变组织破坏严重、进展快速,推测在早、中期以组织蛋白变性为主,晚期存在对异种蛋白自身免疫反应的佐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