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确定冠状运动疾病解剖的最可靠方法。然而,尸检和超声研究有力显示,冠状动脉造影往往低估斑块的大小。冠状动脉造影还有低度死亡的危险性(<0.1%),并且常常需要其他的功能性检查作为补充。
适应证:鉴于心肌血运重建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率低,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做冠状动脉造影。
1.严重稳定型心绞痛(CCS分级3级,尤其是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症状)。
2.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CS分级1级或2级),并且有心肌梗死病史或低负荷状态下即有心肌缺血的表现。
3.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伴束支传导阻滞,并且心肌灌注扫描证实容易诱发缺血。
4.稳定型心绞痛拟行大的血管外科手术,如主动脉瘤修补术、股动脉搭桥术或颈动脉外科手术。
5.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
6.曾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分流移植术(CABG)再次发生中、重度心绞痛者。
7.因临床需要或特殊职业需要,需明确诊断者。
冠脉造影操作与对结果的解释应当力求完美。完整的检查包括右前斜位和左前斜位的左心室造影,这样可以确定左心室功能以及室壁运动异常。检查左冠状动脉的体位通常有5个,以保证能最佳显示某一段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检查体位至少有2个。应避免各段冠状动脉相互重叠,需要经常使用大角度的左前斜位加足位和右前斜加足位。对血管造影结果的评价包括描述冠脉病变的形态与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侧支血管。
多数血管造影医师在介入治疗前会高估狭窄的程度,治疗后却又低估残余狭窄,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对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狭窄非常有帮助。临床实践中,50%~75%狭窄的诊断和治疗,还必须评价心肌缺血生理学意义。在弥漫性狭窄和(或)小血管病变,最好不使用百分比来表示狭窄的程度,最好使用最小腔径(MLD)绝对值表示。一般,近段血管MLD<1mm,提示血管有受限性狭窄,而无论其狭窄直径的百分比如何。
总之,冠状动脉造影已成为一项常规性检查。它们对确立诊断、估计冠状动脉病变的预后,提供了大量信息。然而,是否进行此项检查,必须在认真复习病史和心脏缺血证据后,根据临床和生理学的结果而作决定。
在经过选择的患者,客观的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提供有关斑块状态和有关冠状动脉内血栓的补充信息,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的测量是一项确定狭窄意义的有前途的新技术。不过,这些方法均还处于观察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