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一节输液与液体治疗

第一节输液与液体治疗

时间:2023-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静脉为通路输入各种输液剂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液体治疗。显然,在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输液与液体治疗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液体治疗主要采用静脉注射技术。这3项监测目前已列入液体治疗的常规监测。液体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综合医院内约有50%以上的患者接受液体治疗,对危重症患者来说,更是无一例外地需要液体治疗。对输液剂的质量国家药典已有明确规定,使用符合规定的输液剂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以静脉为通路输入各种输液剂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液体治疗。液体治疗始于1831年,至今已有170年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始终把对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治疗,视为液体治疗的主要内容。随着人们对体液的生理、病理生理以及能量代谢研究的日益深入,液体治疗的领域也逐渐拓宽,它不仅承担着对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治疗,还涉及到对水、电解质与能量的补充。此外,输液剂还可作为载体将各种药物经静脉途径(必要时经动脉途径)载入体内。显然,在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输液与液体治疗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输液与液体治疗的发展

液体治疗主要采用静脉注射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越南和朝鲜战争中,静脉注射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如大量输液、多种药物输注,静脉穿刺法的改进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等。此间,输血技术也有很大改进,血浆作为成分输血被首先应用。总之,更多医疗护理设备及技术的发明或改进,救活了更多的生命。现今,静脉套管针的使用,减少了由输液引起的外渗;开放式输液被密闭式所代替,减少了气体栓塞及液体污染的危险性;经静脉应用液体和药物的不断发展,不仅提供了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方法,而且有助于维持或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为治疗不同时期的多种疾病提供了更好的途径;精制塑料技术的产生为改进输液器创造了条件,经改进的输液器不再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输液的感染机会。

近50年,静脉注射器材的设计有了飞速发展。金属套管针的应用始于19世纪,其缺点是容易发生浸润,1945年发明了塑料套管针,这些套管针由柔软的塑料套管制成,需要导针引进血管。当今的静脉针无论是金属的还是塑料的都有不同型号,从大口径的12号到新生儿型的27号。长度1.9~76.2cm或更长。根据患者年龄及治疗需要选择型号、长度合适的套管针,经穿刺将导管引入中央或外周血管。

20世纪80年代中心静脉植入系统有了进一步改进,中心导管经皮下置管有单腔或多腔,多腔设计能做多种治疗,免去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输液调节器的功效也有改进,早期是用螺旋式或旋转式夹来调节输液速度,夹放在输液管上,通过重力压和流率进行调节。注射器泵的使用,标志着先进输注工具问世,最初的输液器泵的液体注入量取决于所用注射器的大小,这一类型的泵常用于控制给药。此后,注射器泵的理论进一步发展,达到允许给大量液体。1972年IVAC率先发明了控制器,并应用于重力输注。接着,用于正压力下静脉输液的输液泵问世。目前,输液泵的技术已达到允许使用者在不同的情况下调试压力、安排给药和治疗。输液泵也能同时设置多种输注间隔,进行持续或间断输注。现代流动的输液泵能用于医院外机构,这些输液泵可使患者在接受必要治疗的同时,又能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使很多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和提高。

二、液体治疗监测的发展

从1948年van Slyke等用火焰分析法测定血清Na含量开始,至1960年血气测定仪的问世,以及近年来用固体酶电极技术测定血乳酸盐,基本上解决了对体液电解质与酸碱状态的监测。

从体液性质而言,它一方面含有电解质、非电解质和一定的蛋白质,即张力的一面;另一方面还占有空间,即容量的一面。不论是为了维持输液,还是补充输液,除了要满足机体对体液张力的要求外,更为重要的是应能满足机体对体液容量的需要,以支持循环功能。当两者不能兼顾时,机体只好舍张力而取容量。对体液Na监测,基本上可以了解体液张力情况;而血流动力学情况、排尿量及中心静脉压(CVP),是用以了解体液容量是否正常的可靠指标。这3项监测目前已列入液体治疗的常规监测。

对行液体治疗的患者,如能同时监测血电解质、血气、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排尿量及CVP,则不难取得液体治疗的最佳效果。否则,如只依靠患者自身的代偿能力去补偿治疗计划的不足或缺陷,则难以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三、静脉输液的安全保障

液体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综合医院内约有50%以上的患者接受液体治疗,对危重症患者来说,更是无一例外地需要液体治疗。临床认为一次静脉输入100ml以上的液体,即为大输液。大输液因直接将液体输入静脉,瞬间即可遍布全身,如果输入被细菌、致热源和微粒污染的药液,其危害可立即显现。因此,液体治疗一定要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安全大输液涉及3方面问题:①输液剂及输液的管道系统一定要优质;②输液方式一定要全密闭式;③输液全过程一定要妥为监护。

1.选用优质输液剂 选用优质输液剂是安全大输液的根本保证。对输液剂的质量国家药典已有明确规定,使用符合规定的输液剂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合格的输液剂应具备以下标准:①输液剂应无菌;②输液剂应无致热源及细菌代谢产物;③输液剂中含不溶性微粒不超过规定水平。

2.使用一次性输液用具 一次性输液用具的使用不仅避免了交互感染,而且避免了因清洗消毒不彻底造成的热源反应和微粒污染。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输液用具的使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3.行密闭式输液 由于密闭式输液可防止输液过程中,周围环境和空气对输液剂的污染,因此已取代开放式输液。值得提出的是,使用排气针与空气相通时,如果不加用空气净化器,输液剂仍可能被周围环境和空气污染。目前我们采用的输液方式,往往并非是绝对的密闭式输液,只有在使用不需排气的软包装输液剂时,才是真正的密闭式输液。

4.加强输液时监护 液体治疗本身是有创式治疗方法,输入不同种类的液体对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会产生多种复杂影响,大量液体输入可影响循环血量,对心脏的前后负荷、动静脉压力产生明显影响,输液不当甚至引起肺水肿、心衰等严重后果,必须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监护。此外,液体中的各种成分和药物对病人也可产生不同程度作用,因此对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平衡和心电图的监护也十分必要。

5.严格掌握输液剂的应用指征 液体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如果对每种输液剂的应用指征缺乏了解,而乱用输液剂的话,则不仅不能得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引起严重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