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五节周围循环监测

第五节周围循环监测

时间:2024-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周围循环监测主要是反映人体外周组织灌流状态,目的是维护周围循环的功能正常。动脉压测定是周围循环检测的良好指标,本节主要介绍其他常用的临床指标及其意义。PtcO2>65mmHg,表示周围循环灌注良好;PtcO2为40~65mmHg时表示周围循环灌注处于边缘状态;PtcO2<25mmHg时表示机体处于严重的休克状态。PtcO2/PaO2的正常值大于0.7,老年人大于0.65,低于此值常表示周围循环灌注不良。

周围循环监测主要是反映人体外周组织灌流状态,目的是维护周围循环的功能正常。动脉压测定是周围循环检测的良好指标,本节主要介绍其他常用的临床指标及其意义。

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主要观察甲皱循环,可进行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压迫甲床后即放松,记录颜色由白转红的时间,正常2~3s。若充盈时间延长,同时有口唇和甲床青紫,口及肢体发冷和苍白,表示周围血管收缩、微循环供血不足和血流淤滞,常见于休克和心力衰竭病人。

二、皮肤和肛门的温差

连续监测皮肤温度和中心温度(如肛温),可间接反映外周血管有否收缩及周围组织灌流情况。正常时足趾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差值应小于2℃,若大于3℃表示微循环已处于严重衰竭状态。

三、尿量

若肾功能无异常,持续监测尿量是反映血容量、心排血量和组织血液灌流的简单可靠指标。正常成人尿量应>30ml/h,小儿1ml/(kg·h);24h尿量小于400ml为少尿,小于100ml为无尿。尿量减少常提示血容量减少、心排血量降低、肾脏及周围组织灌注减低。

四、经皮氧监测

经皮氧监测(transcutaneous tension of oxygen,PtcO2)是指经患者完整皮肤表面监测动脉氧分压,用以反映动脉血氧的变化。PtcO2的监测电极是关键部件,皮肤通过皮下加热电极的作用而变热,受热的皮肤使角质层中的脂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氧从皮下组织迅速扩散到电极表面。而且加热使氧离曲线右移,组织和血液中氧的溶解度下降,加速了氧的解离。一般加热的温度应控制在44~45℃,既可使PtcO2与动脉血氧接近,又可以减少皮肤的烫伤。

在成人当血流动力学稳定时,PtcO2大约是动脉氧分压(PaO2)的80%。当动脉氧分压正常时,PtcO2及PtcO2/PaO2的比值反映了周围组织的灌注情况。PtcO2>65mmHg,表示周围循环灌注良好;PtcO2为40~65mmHg时表示周围循环灌注处于边缘状态;PtcO2<25mmHg时表示机体处于严重的休克状态。PtcO2/PaO2的正常值大于0.7,老年人大于0.65,低于此值常表示周围循环灌注不良。

五、血细胞比容检查

当周围末梢血的血细胞比容比中心静脉血高出3%时,表示外周血管有明显收缩。

六、血液流变学检查

当周围循环灌注减低时,血流速度常比较缓慢,毛细血管血液淤滞,易引起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液粘滞性升高,测定全血和(或)血浆黏度常增高。

七、外周血管阻力

外周血管阻力反映了外周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与血管的管径成反比。血管阻力升高一般表示血管收缩,周围组织的灌注下降(公式13-2)。

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平均中心静脉压)×8/CO(13-2)

正常值为90~150kPa·S/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