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脏对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有哪些反应

心脏对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有哪些反应

时间:2024-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负性肌力药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提高存活率,保护心脏功能,可能与其减少能量消耗、降低负荷的作用有关。

心脏对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的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数天,急性心力衰竭,肺淤血,低心排血量,急性左心室扩大,早期肥厚;供应心肌能量的线粒体含量相对增加。

第二阶段:数周,肺淤血减轻,心排血量增加;心脏肥厚;肌纤维容量相对增加。

第三阶段:数月,进行性左心室衰竭,进一步肥厚伴进行性纤维化;细胞死亡

在慢性阶段,先有心脏肥厚伴稳定的功能亢进,继以心肌储备力耗竭和进行性心脏硬化。因此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实则是一种“超负荷心肌病”,是心肌储备力的耗竭。超负荷心肌肥厚在初期可起有益的代偿作用,但由于衰竭肥厚心肌能量不足,心肌缺血、心肌细胞死亡、心肌收缩单位减少,剩下的存活心肌负荷进一步加重,心肌进一步肥厚伴进行性纤维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是促使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的主要因素。超负荷心脏因能量缺乏,缺血性收缩所形成的“石头心”就是一例证。当然,导致超负荷心脏进行性恶化的原因远比目前所想像的要复杂。肥厚心肌细胞外基质有复杂的变化,不仅有胶原含量的变化,而且在超负荷反应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类型的胶原。有学者认为:肥厚衰竭心肌收缩力的降低是一节能的保护机制,有利于心脏适应慢性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有利于能量耗竭的心脏保存心肌细胞活力,有助于延缓心力衰竭的恶化,有可能延长生命。负性肌力药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提高存活率,保护心脏功能,可能与其减少能量消耗、降低负荷的作用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