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强心苷中毒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强心苷中毒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时间:2023-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详细了解用药史:病人是否存在易患因素,动态观察病人使用强心苷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并进行分析比较,此为临床诊断的最可靠依据。但要注意,强心苷在血浆中的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范围有交叉,且机体电解质和多种疾病等强心苷中毒易患因素的存在,可能改变心脏对强心苷的敏感性,在这些情况下强心苷血浆浓度即使低于中毒浓度,亦可能发生中毒反应。

(1)详细了解用药史:病人是否存在易患因素,动态观察病人使用强心苷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并进行分析比较,此为临床诊断的最可靠依据。此外还有其他辅助检查。

(2)停药试验:停药后病情稳定或有一定程度好转,原出现的心律失常或其他反应症状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消失,可提示强心苷中毒。地高辛毒性症状大部分消除时间l~2天,但洋地黄毒苷可持续1周左右。

(3)血浆地高辛浓度测定:强心苷选择性地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且在心肌细胞膜受体上的浓度与血中含量保持相对恒定的比率,因此血中强心苷浓度可间接反映心肌中的浓度。使用放射免疫法或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或洋地黄毒苷的血浆浓度;当血浆地高辛浓度>30纳克/毫升,洋地黄毒苷>35纳克/毫升,结合上述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诊断强心苷中毒。但要注意,强心苷在血浆中的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范围有交叉,且机体电解质和多种疾病等强心苷中毒易患因素的存在,可能改变心脏对强心苷的敏感性,在这些情况下强心苷血浆浓度即使低于中毒浓度,亦可能发生中毒反应。

(4)红细胞内钠浓度测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证实,红细胞内Na、K浓度变化诊断强心苷中毒优于血浆强心苷浓度测定,由于强心苷抑制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故临床应用强心苷过程中红细胞内Na浓度明显升高,K浓度明显降低,可提示强心苷中毒。有报道,以红细胞Na浓度变化诊断价值最高,通常慢性心力衰竭未用强心苷者,其Na浓度7~8mmol/L,服用强心苷后可上升至10~12mmol/L,若大于15mmol/L以上,多为强心苷中毒。注意:休克、昏迷、尿毒症时机体红细胞内Na浓度可明显增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