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1
鸡矢白散。
[制用法] 取鸡矢白散(用冬月干鸡矢白)约500g,加入白酒1 500ml,文火煎至酒味消失,出现鸡矢特殊气味后过滤装瓶备用。100ml/次,3次/日,口服。
[疗效] 运用鸡矢白散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33例,在不配合任何西药情况下,均取得满意的利尿效果,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1]。
处方2
大黄、槐花、桂枝各30g。
[制用法] 将上药加水煎取200ml作保留灌肠,1~2次/日。治疗期间停用利尿西药。
[疗效] 运用导泻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导泻1次尿量增加者15例,导泻2次尿量增加者9例;6例无尿者经3~4次导泻后症状缓解,尿量逐日增至正常。随着尿量的增加,其他症状亦逐步得到缓解[2]。
处方3
当归、阿胶各6g,白芍、沙参、麦冬各10g,川芎、艾叶各3g,生地黄12g,黄芪15g,紫草30g。
[加减] 恶心呕吐严重者,加灶心土60g;无尿者,加鲜茅根60g。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4次口服,4~6小时1次,每日2剂。西药用50%葡萄糖注射液60ml加维生素C 0.5g静推,每6小时1次。低血压休克期用平衡盐液1 000ml/次,静滴,血压不回升再用,每日总量不超过3 000ml,血压升至100/60mmHg以上停用。二氧化碳结合力<13.5mmol/L(30容积%)予碳酸氢钠。多尿期治疗参照《实用内科学》,中药用固肾汤化裁(熟地黄、怀山药、菟丝子、益智仁、桑螵蛸、党参、黄芪等)。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58例,痊愈50例,死亡2例[3]。
处方4
大黄、生地黄、麦冬、白茅根各30g,枳实、桃仁各10g,芒硝(冲)20g,猪苓12g。
[制用法] 治疗组20例,将上药制成泻下通瘀合剂500ml。成人,25ml/次;8~10岁,15ml/次;11~14岁,20ml/次;4~6次/日。对照组77例,用硫酸镁、甘露醇、呋塞米等。均3~5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如严格控制补液量,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两组分别显效率为89%,43%;总有效率为96%,7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开始排尿时间以及尿量、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实验表明,本品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内脏细胞损伤,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清白蛋白及肾血流量,恢复肾功能。治疗中少数病人恶心呕吐,可能与本病自身的消化道症状有关;个别病人腹泻频多,适当减少剂量即可缓解[4]。
处方5
麻黄、苍术各20g,杏仁、藿香各15g,茯苓、陈皮、泽泻、大腹皮各30g,广木香10g。
[加减] 兼瘀热互结者,合加味桃仁承气汤;有水热互结者,加大陷胸汤;有结胸证而无热象者,加用三物白散;兼湿遏热伏者,加达原饮;兼气阴欲脱合参麦针;阳脱者,加参附针;湿热、瘀闭窍神昏,合菖蒲郁金汤或犀珀至宝丹、牛黄醒脑静;兼腑实津亏,合承气辈;入营动血者,合清营汤或犀角地黄汤。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根据病情或口服或肠道给药。同时,基础疗法(两组相同),严格控制入水量,每日所需液量为显性失水加400~500ml;予高糖,保证3 350~4 180kJ(800~1 000kcal)。限制进盐及高蛋白。对照组用西医常规疗法,如扩张血管、利尿、抗凝、甘露醇导泻、胃肠透析等。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93例(其中治疗组117例,对照组76例),两组分别痊愈112,66例;好转2,1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为97%,88%。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且尿素氮及肌酐复常时间、尿蛋白阴转时间、无少尿型肾衰发生率等肾功能改善指标,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5]。
处方6
滇竹叶15g,生石膏30g。
[加减] 有卫分症者,加用金银花、连翘;口渴者,加天花粉、生地黄、石斛;低血压期则重用党参或人参、五味子;血热和斑疹者,加丹皮、赤芍、水牛角等;水尿期重用生石膏加白茅根、玄参、水牛角等;逆传心包加清心开窍之品;多尿期者,加生山药、五味子、益智仁、覆盆子、菟丝子、桑螵蛸;阳虚者,加肉桂、黑附片等;恢复期选用玉竹、黄精、生山药;气虚者,加生黄芪;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等。早期应用丹皮、丹参等凉血活血药可缩短病程。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内服。
[疗效] 党纪红应用竹叶石膏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32例,全部治愈。疗程最短者7日,最长者18日。3个月至1年内随访18例,未见复发。
处方7
生大黄30g,川厚朴、枳壳各10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大便每日4~6次,便量每次200~300ml,每日0.5~1.5L;至多尿期。并止血,输血,抢救肾功能衰竭及支持疗法。
[疗效] 用大承气汤抢救儿童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自发性肾破裂5例,治疗3~12日后,痊愈4例,中转手术1例[6]。
处方8
番泻叶茶。
[制用法] 取番泻叶茶,每日30~60g,煎至200~300ml,代茶饮,1日内服完,连服3~5日,服药后以排出稀便为度。
[疗效] 乔富春等用番泻叶茶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50例,2日以内退热者42例,3~4日退热者8例。有明显腹痛者29例,3日以内缓解者17例。用药前有明显低血压休克者9例,用药后2日内血压复升者7例。作者认为,番泻叶泻下作用明显而稳定,又不峻猛,对正气损伤轻微[7]。
处方9
猪苓、泽泻各30g,茯苓15g,阿胶30g(隔水烊化约30ml、加糖另服)。有腹泻者另加滑石10g。
[制用法] 将上药加水300ml,文火煎2次,每次浓缩至70~80ml,先服烊化的阿胶,再服第1煎药,半小时后再服第2煎药。
[疗效] 采用本方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13例,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结果:猪苓汤治疗组13例无一例死亡,西药组12例死亡3例。作者认为,以猪苓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有满意疗效[8]。
处方10
鲜生地黄60~100g,广角粉(冲服)1.5g、丹参、紫草、枳实、大黄各15g,丹皮、玄参、川厚朴、芒硝(冲服)各10g,赤芍、竹叶、猪苓、泽泻各12g,甘草6g。
[加减] 伴高血容量综合征者,严格限制进水量,加十枣散3~6g冲服;出血倾向明显者,加参三七10g,仙鹤草30g;阴液耗竭改生地黄为鲜生地黄汁(冲服)50ml,加麦冬20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 用上药治疗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50例,显效(服药后有通腑泻下效果,24~48小时后自觉症状、出血倾向减轻,2~3日后尿量增加而逐渐进入多尿期)92例,有效(药后泻下,血尿素氮、肌酐上升迟缓,3~4日后尿量逐渐增加而进入多尿期)49例,无效(药后少尿>1周,或尿闭>3日,恶化)9例,总有效率为94%[9]。
处方11
槐花、蒲公英、益母草各30g,煅牡蛎60g,大黄粉30g。
[制用法] 先将前4味药浓煎至200ml,再加入大黄粉30g调匀,离火闷煮10分钟,滤出药汁,待冷至31~41℃时,以每分钟100滴的速率作滴入灌肠并保留1~2小时,1次/日。同时,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血压与血液渗透压的稳定,并予高能量低蛋白饮食。
[疗效] 采用中药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7例,全部有效。用药至第2日胃肠道、精神神经症状即见减轻,生化指标亦有改善。进入多尿期时间为2~7日,平均为3.5日。未见不良反应。患者脱离急性肾功能衰竭后即可停用[10]。
处方12
人参片。
[制用法] 取人参片(0.5g)3~5片/次,3次/日,连服7~14日。
[疗效] 用人参片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之心律失常患者,均于服药2~3日后自觉症状减轻,1周后心率增加>50%,2周后心电图复查示>90%已恢复正常。治疗期间,一律未用增快心率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11]。
处方13
丹参注射液。
[制用法] 治疗组103例,用丹参注射液20ml/次,2次/日,静注(至血小板达70×109/L以上停用),同时予西医药治疗,如补液,用维生素C,酚磺乙胺(止血敏)和抗休克、抗感染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对照组87例,仅用西医药治疗。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恢复,两组分别有效(经治8日血小板恢复至70×109/L)94,29例;无效9,58例;有效率为91%,33%。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12]。
处方14
生地黄、熟地黄、太子参各15g,山药、山萸肉、麦冬、石斛、益智仁、桑螵蛸各12g,黄柏10g,五味子6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自多尿期开始即服用。予少量输液或大量口服补液盐,多食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和水果。若24小时尿量超过8L者,加服10%氯化钾。
[疗效] 运用滋肾固涩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症102例,用药3~5剂后,全部患者小便量恢复正常,饮水减少,口干消失。平均病程缩短3~5日[13]。
处方15
柴胡24g,黄芩10g,半夏12g,枳实、赤芍、大黄(后下)、芒硝、甘姜各15g,桃仁、丹皮各20g。
[加减] 大便秘结者,加二丑10~15g;肺热气壅者,加葶苈子30g;津伤较著者,加玄参,麦冬各15g;呃逆较著者,加旋覆花、橘皮、竹茹各20g,小便减少或有膜状物者,加白茅根30g,小蓟炭15g,泽泻10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至200ml,分次口服。呕吐频繁者,可少量频服或鼻饲,也可保留灌肠,每次100ml/次,1~2次/日。用至症状消失止。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12例,腹胀均消失,顺利进入多尿期,而获愈[14]。
处方16
生地黄40g,水牛角150g,白茅根100g,山栀子、丹参、车前子(包)各20g,滑石、大黄(后下)各30g,木通、淡竹叶、芒硝(冲)、牛膝各15g。
[加减] 发热、少尿者,加生石膏、金银花;低血压、少尿者,加人参、麦冬、五味子;恶心呕吐、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加代赭石、竹茹;腹满腹痛者,加枳实、厚朴;出血倾向严重,血尿、柏油样便者,加藕节、三七、小蓟;尿中有膜状物者,加萹蓄、瞿麦;瘀血者加桃仁、丹皮;心衰、肺水肿者,加葶苈子、桑白皮、杏仁。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基础治疗:给予高糖、能量含剂、维生素;严格控制入水量;减少和预防并发症;促进和替代肾功能,积极排尿;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对照组18例用上述基础治疗加20%甘露醇125ml加热溶化顿服,4次/日。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重度肾功能衰竭67例(其中治疗组49例,对照组18例),两组分别治愈43,12例;好转3,2例;死亡3,4例;总有效率为94%,78%。治疗组服本方4小时后即有小便排出,尿蛋白转阴、血尿消失,尿素氮、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15]。
处方17
鲜生地黄、鲜茅根、广角粉、赤芍,丹皮、栀子、桃仁、大黄、玄明粉、车前子、木通、枳实、麦冬、玄参。
[制用法] 每日1~3剂,将上药水煎服或保留灌肠。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疗效] 采用攻下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一般服药3~5小时后发生作用,排出稀便,同时有尿液排出[16]。
处方18
天花粉30g,生山药、黄芪各20g,知母、葛根、五味子各15g,生地黄、麦冬各10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100ml口服。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30例,痊愈28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17]。
处方19
人参(另炖)3g,炙甘草6g,黄精、百合各60g。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后分2~3次内服,每日1剂,3日为1个疗程。同时加服黑米稀粥。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205例,显效133例,有效6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18]。
处方20
金银花、槐花、蒲公英、六月雪各30g,煅牡蛎50g,生大黄30~90g。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过滤,药液冷却至38℃,患者右侧卧位,先作清洁灌肠1次,再用药液保留灌肠30~60分钟,1~3次/日。有下消化道出血及肠梗阻者禁用。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平衡盐液,对症处理、支持疗法,急性肾衰者用呋塞米等综合治疗。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31例(其中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两组分别治愈14,12例;好转2,1例;死亡2例(为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19]。
处方21
生黄芪45g,西洋参、玄参、麦冬、五味子、菟丝子、泽泻各15g,生地黄20g。
[加减] 五心烦热者,加知母、黄柏各15g;腰痛者,加牛膝20g;恶心者,加桂皮、竹茹各10g;血尿素氮增高者,加大黄10g;热象不明显或有虚寒象、脉缓弱者,加肉桂、附子各10g。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91例,单纯用西药治疗。
[疗效] 用上药治疗出血热多尿期183例(其中治疗组92例,对照组91例),两组分别为显效61,3例;有效30,10例;无效1,78例;总有效率为99%,1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0]。
处方22
大黄、槐米、赤芍、牡蛎各30g。
[加减] 热毒炽盛者,加连翘30g;血瘀甚者,加丹参30g;气虚明显者,加生黄芪30g。
[制用法] 每剂水煎200ml后保留灌肠,1~2次/日,保留时间30~60分钟。
[疗效] 用上药治疗出血热少尿期33例,顺利通过少尿期3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7%[21]。
处方23
复方丹参液、大黄。
[制用法] 用复方丹参液20~50ml,加林格液,静滴。大黄粉3g/次,1~3次/日,口服;或生大黄10~30g,水煎至100~300ml,1~3次/日,口服或灌肠。酌用呋塞米静注。部分病例并用654-2,地塞米松及肾区热敷等。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55例,治愈53例,死亡2例。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22]。
处方24
大戟、芫花、甘遂各等份。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备用。同时,取药末1~2.5g/次,1次/日,大枣10枚,水煎冲服。便秘、热结阴亏者,加用增液承气汤加味(玄参30g,生地黄、麦冬各25g,大黄9g,芒硝5g,人参6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30例,均用控制输液量,稳定内环境,综合利尿等常规处理。
[疗效] 用上药治疗重症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肾功能衰竭68例(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两组分别治愈35,20例;好转各2例;无效5例(为对照组);死亡1,3例;总有效率为97%,73%。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主症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23]。
处方25
生大黄、赤芍、芒硝各50g。
[制用法] 治疗组48例用本方,少尿期超过5日,或体质虚弱者,加黄芪25~50g。每日1剂,水煎取液250ml;对照组45例,用20%甘露醇250ml;药液温度均为30℃左右,行高位灌肠,保留>30分钟,2次/日。均于少尿期24小时后使用,用至连续3日每日尿量>2 000ml,停药。并量出为入,利尿、改善肾脏血循环,防治感染。
[疗效] 用上药治疗少尿期出血热患者,两组分别显效(3~6日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尿素氮明显降低,每日尿量增至>1 000ml,且持续3日进入多尿期)39,26例;有效6,13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94%,8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4]。
处方26
方①:石膏60g,生地黄30g,玄参、板蓝根各20g,犀角、大黄各15g,竹叶、丹皮、赤芍、连翘、芒硝、栀子、知母各10g,甘草5g;方②:生地黄、玄参各30g,大黄、芒硝各20~40g,麦冬25g;方③:西洋参、麦冬各20g,生地黄30g,赤芍、桃仁、丹皮各10g,大黄15g,五味子、红花各6g;方④:生地黄30g,大黄、芒硝各20g,犀角、枳实、厚朴各15g。
[制用法] 发热期者,用方①;少尿期者,用方②;低血压期者,用方③;大出血期者,用方④。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135例,用抗过敏疗法(卫生部推广的科技成果)。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617例(其中,治疗组482例,对照组135例),两组分别治愈470,131例;无效12,4例;总有效率为98%,97%[25]。
处方27
方①:生石膏30g,生山栀、大青叶、蚤休、玄明粉各15g,川黄连3g,生地黄、黄芩、丹皮、竹茹各12g,半枝莲10g,生大黄6~ 10g;方②: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芩、水牛角,生地黄各12g,竹叶心、连翘各10g,丹参15g;方③:水牛角、生地黄、生白芍、丹皮、阿胶、侧柏叶、川黄芩、连翘各12g,当归10g。
[制用法] 发热期者,用方①;低血压期者,用方②;出血期者,用方③。少尿期轻症者,用解毒泻下汤,重症用导赤泻心汤;瘀证用桃仁承气汤。预防治宜清热解毒为主,佐以通腑利尿。多尿恢复期治宜顾护阴津,用六味地黄汤、沙参麦冬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 张谷才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疗效显著。本文附验案1则[26]。
处方28
车前子、大黄、板蓝根、木通、芒硝、滑石、金钱草各30g,赤芍15g,丹皮、桃仁、枳壳、栀子各12g。
[制用法] 治疗组72例,先清洁灌肠后,用20%甘露醇(250ml)与本方药(每次1剂水煎取液250~300ml,38℃)2小时交替灌肠1次,保留30分钟;尿量>1L,4小时1次。与对照组72例,均限液、利尿、导泻及对症治疗。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两组分别治愈70,63例(P<0.01);死亡2,9例。治疗组尿蛋白异常及BUIV复常的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7]。
处方29
生大黄(后下)60g,芒硝(泡)、丹参、白茅根各30g,生地黄、玄参各15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300~400ml,分2次高位保留灌肠。24小时尿量>1.5L,已多尿期者停用。与对照组21例,均用西药、预防控制感染,控制液体量,对症支持疗法及利尿。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45例(其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21例),两组分别显效(<3日尿量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5日各次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6例(为治疗组);有效16,14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92%,6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尿量开始增加时间、血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8]。
处方30
生地黄、麦冬各30g,川黄连3g,阿胶、黄芩、泽兰、泽泻、怀牛膝、制大黄、玄明粉(冲)、茯苓、猪苓、滑石、瞿麦各10g。
[加减] 发热者,加石膏、知母、蝉蜕、僵蚕、芦根;口渴阴伤者,加沙参、玄参;尿血或有膜样物者,加小蓟、蒲黄;出血明显者,加丹皮、生茜根、丹参炭、仙鹤草;大便干燥者,去玄明粉,加瓜蒌仁。
[制用法] 每日1~2剂,水煎服,或高位低压灌肠,2次/日。并用西药对症及支持疗法。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30例,显效(<2小时大便通,排尿1次>500ml)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29]。
处方31
泻下通腑合剂。
[制用法] 治疗组150例,用泻下通腑合剂(含大黄、芒硝、枳实、桃仁、赤芍、生地黄、麦冬、木通、泽泻、茯苓、猪苓、白茅根等),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用3~7日,至尿量正常;恶心呕吐者频服,或鼻饲,或高位保留灌肠(2次/日)。对照组50例,用普萘洛尔(心得安)10~20mg/次,3次/日口服,或早期用20%甘露醇250ml/次,8小时1次,静滴;或呋塞米40mg/次,8小时1次,静注;或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2小时1次。均在综合治疗下,严格控制进液量。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两组分别显效(肾功能、尿常规复常,临床症状消失)123,20例;有效21,18例;无效6,12例;总有效率为96%,76%。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150例,10/50例;治疗组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复常时间,各部位出血或减轻日数及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部分患者见呕恶、腹胀、轻度腹痛等不良反应[30]。
处方32
八角莲注射液。
[制用法] 治疗组用八角莲注射液(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等研制)40ml(含生药16g),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日,5日为1个疗程。与对照组86例,均用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每500ml含氯化钠0.65%,氯化钾0.03%,氯化钙0.02%,乳酸钠0.31%。上海市南汇县传染病医院配制)1~1.5L,静滴。均不用退热、抗病毒及免疫调节药。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7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6例),发热期平均体温、发热及退热平均日数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分别死亡1,3例[31]。
处方33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鲜竹叶各15g,焦栀子、桔梗、黄芩、杭白菊、知母、玄参、牛蒡子各10g,芦根、鲜荷叶各30g,水牛角(先煎)50g,生甘草6g。
[加减] 热甚者,加石膏、生地黄、生大黄;出血者,加云南白药、三七粉、白及粉,生地黄炭;少尿者,加白茅根、车前草、大蓟、小蓟、泽泻;多尿者,加菟丝子、淫羊霍、覆盆子,益智仁;正虚邪恋、气阴两虚者,加党参、白术、沙参、麦冬。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西医常规治疗。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56例,治疗10~24日后,全部获得治愈[32]。
处方34
金银花、连翘、黄芩各15g。板蓝根20g,豆豉、牛蒡子、竹叶各10g,荆芥、薄荷、桔梗各6g,芦根30g,生甘草5g。
[加减] 多尿者,加黄芪,桑螵蛸;呕咖啡样液体者,加仙鹤草;热退者,去荆芥、豆豉、薄荷;腹胀甚者,加大腹皮、木香。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呕吐甚者分多次内服。10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40例,用牛胸腺肽20mg,强力宁120ml,利巴韦林0.6g,分别加平衡液静滴,1次/日。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80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分别治愈40,38例;死亡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3]。
处方35
金银花、丹参各30g,生地黄、麦冬各15g,玄参20g,竹叶、连翘各12g,黄连、甘草各6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并用头孢唑啉6g,加0.9%生理盐水500ml;甲硝唑250mg,阿米卡星0.6g,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利巴韦林0.6g,清开灵60ml,分别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均静滴。
[疗效] 采用中西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00例,其中痊愈9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34]。
处方36
清开灵。
[制用法] 治疗组72例,用清开灵60~80ml;对照组60例,用利巴韦林600mg,地塞米松5~10ml;均加5%葡萄糖注射液300ml,静滴,1次/日。对照组加用聚肌苷酸-聚胞苷酸2mg/次,1次/日,肌内注射。均用7日,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进营养性饮食。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两组患者均获治愈。体温复常时间、休克、出血、肾衰发生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5]。
处方37
解毒散。
[制用法] 治疗组82例,用解毒散(含虎杖、桑寄生、黄芪、败酱草各20g,黄芩、大黄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消化道症状明显不能口服者,相应处理后再服;用5~7日。与对照组81例,均予综合治疗,不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和免疫制剂。
[疗效] 用上药治疗早期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治疗组退热时间、肾脏功能(尿蛋白消失时间、BUN复常时间、少尿期发生例数)、出血和血小板变化,治疗日到复尿日来临时间、越期、肝功能复常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36]。
处方38
大黄(后下),水牛角粉(包)、生地黄各30g,甘遂、水蛭(均研末冲)各3g,丹参、赤芍各25g,桃仁、葶苈子各15g,枳实、厚朴各10g。
[制用法] 早期用面罩吸氧,氧浓度为40%~50%,流量4~6L/分钟。液体量<1.5L;用呋塞米100mg/次,4~6小时1次,静注。丹参注射液20ml,或酚妥拉明10mg(低血压慎用),加液体静滴;或654-2 10mg,静注。地塞米松20mg,静滴,8小时1次,用2~3日。肺部感染用强效抗生素;酌用氨茶碱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并用本方。每日1剂。水煎服或鼻饲。参麦注射液50~100ml/次,半小时1次静注,用3~4次;或100~200ml,静滴,2次/日。用至病情稳定>2日。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均为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42例,其中治疗组26例,对照组16例,两组分别存活18,5例;死亡8,11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7]。
处方39
生大黄粉。
[制用法] 均予利尿、稳定内环境、防治并发症等常规处理。并用生大黄粉50g,加20%甘露醇250ml,配成混悬剂,50ml/次,4~6小时1次口服,24小时尿量>400ml停用。恶心呕吐甚用甲氧氯普胺10mg/次,2次/日肌内注射。
[疗效] 用生大黄粉合甘露醇混悬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33例,痊愈30例,无效3例[38]。
处方40
升麻、降香、麦冬、大黄各10g。丹参、赤芍、生地黄、玄参、金银花、板蓝根、白茅根、滑石(包)各30g,丹皮20g,甘草5g。
[加减] 大便>3次1日,肠鸣腹痛者,去大黄,加白芍;气分证者,加生石膏(100g,先煎)、知母、粳米;气营两燔者,加黄连、连翘、栀子;血分证者,加紫草、茜草、乌贼骨。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羚羊粉、紫雪丹1g,3次/日,口服,用3日。复方丹参液(或脉络宁)2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用7日。血压下降,气阴两虚者,加参麦注射液6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2~3次/日,至血压平稳。
[疗效] 运用升降理论辨治流行性出血热30例,显效26例,有效4例[39]。
处方41
十枣汤(含大戟、芫花、甘遂各等份,研为极细末后装入瓶内备用)。
[制用法] 均用葡萄糖注射液、能量合剂、电解质等静滴,每日总量<500ml;酌情用降压、抗心衰、抗感染及输血。治疗组31例,用十枣汤1.5~2.5g/次,1次/日,枣汤送服。并用参附汤:红参15~30g,炮附子5~10g,黄芪20~40g,每日1剂,水煎服;脉洪大不用或减量,脉细数增量。再用大黄20~50g,芒硝10~15g,丹参25g,赤芍、玄参各20g,桃仁10g,知母、虎杖、青皮各15g,黄芩、厚朴各12g,生地黄20~30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西药对症处理。对照组30例,并用呋塞米40~100mg,静注,2次/日;20%甘露醇125ml/次,2小时1次口服,用3次。
[疗效] 中西医结合抢救流行性出血热重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用10日后,两组分别痊愈28,20例(P<0.01);有效各2例;无效5例(为对照组);死亡1,3例;总有效率为97%,73%(P<0.01)。血压、脉搏、尿量和甲皱微循环的总积分、免疫功能治疗组用药前后自身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40]。
处方42
方①:生石膏100g,知母、黄芩、玄参各15g,生地黄、板蓝根各25g,麦冬、竹叶、栀子、丹皮、连翘、白芍各10g,金银花、20g,甘草6g,大黄、芒硝、水牛角各30g。方②:玄参、麦冬、生地黄、车前子(包)各30g,鲜茅根250~500g,大黄、玄明粉各15~30g,通草9g,知母、黄柏各12g。
[制用法] 属发热者,用方①;属少尿期者,用方②。均随症加减,每日1~2剂水煎服或保留灌肠。与对照组30例,均常规西医治疗,无效用血液透析。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6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分别治愈30,28例(其中配合血液透析1,4例);死亡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1]。
处方43
鲜生地黄60~100g,广角粉1.5g(冲),赤芍、竹叶、猪苓、泽泻各12g,丹参,紫草、枳实、生大黄(后下)各15g,丹皮、玄参、川厚朴、芒硝(冲)各10g,甘草6g。
[加减] 高血容量综合征者,加十枣散(3~6g,冲);出血倾向者,加参三七、仙鹤草;阴液耗竭者,生地黄易鲜生地黄汁,加麦冬。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能量合剂,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控制进水量。
[疗效] 运用清热凉血通下祛瘀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80例,痊愈164例,显效10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为97%。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42]。
处方44
柴胡10~15g,黄芩、杏仁、生甘草各10g,生石膏15~30g,金银花30g,连翘、玄参各12g、板蓝根15~20g,芦根15g,白芷3~6g。
[制用法] 每日1~2剂,水煎服。对照组37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1次/日;甲硝唑0.4~0.5g,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2次/日;均静滴。均用至多尿早期;并综合治疗。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越期63例,均获得全部治愈[43]。
处方45
蛭黄虫草颗粒。
[制用法] 治疗组58例,用蛭黄虫草颗粒(含生大黄30g,生水蛭5g,冬虫夏草6g。江苏天江公司生产)半袋/次,2次/日,口服(或鼻饲或保留灌肠)。与对照组21例,均用碳酸氢钠透析机透析,体外肝素化,透析液流量500ml/分钟,血流量180~220ml/分钟,首次2小时,其后4小时,2日1次,均用西医常规治疗。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79例(其中,治疗组58例,对照组21例),用5日后,两组分别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尿量>1L/24小时,尿蛋白消失或减少,肾功能复常)45,9例(P<0.01);有效10,7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为95%、76%。尿量、尿蛋白、BUN复常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未见毒副反应[44]。
处方46
方①:金银花20g,连翘、鲜竹叶各15g,生石膏(先煎)、芦根各30g,知母12g,黄芩10g,生甘草6g;方②:熟地黄、山药各30g,五味子6g,丹皮12g,麦冬15g,山萸肉10g。均可随症加减。
[制用法] 属热侵袭者,用方①:属邪退正虚者,用方②。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与对照组150例,均用平衡盐液(含生理盐水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10%葡萄糖酸钙10ml,10%氯化钾4~6ml,5%碳酸氢钠40~60ml),用4~6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0~500ml,利巴韦林0.7g,地塞米松5~10mg;均静滴,1次/日。对症处理。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0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分别痊愈149,147例。平均退热、尿蛋白消失、血小板复常及越期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45]。
处方47
地丹合剂。
[制用法] 用地丹合剂(含水牛角、生地黄、丹皮、紫珠草、焦栀子、制大黄炭、白茅根、丹参等。每瓶200ml。南京中医药大学附院研制)50ml/次,3次/日(重症4小时1次),口服;呕吐用100ml,结肠灌注,2~3次/日。不用影响凝血机制药;用4~5日。对照组57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双嘧达莫0.1g/次,3次/日,口服,用2~3日;血小板<50×109/L,用肝素50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2次/日;纤溶亢进用氨基己酸4g(或氨甲苯酸0.4g/日,或鱼精蛋白0.1g/日),静滴,3次/日。均抗感染、扩容、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支持治疗等。
[疗效] 采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70例(其中,治疗组113例,对照组57例),两组分别痊愈67,28例,显效29,11例,好转7,6例;无效10,12例;总有效率为91%,7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6]。
处方48
方①:清开灵400ml,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1~2次/日。丹参液20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方②:生脉注射液30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1次/日。均静滴,高热不退者加用皮质激素。方③:金银花、连翘、芦根各15g,淡竹叶8g,板蓝根30g,栀子、丹皮各10g。并加用利尿剂。方④:麦冬、生地黄、茯苓、枸杞子各15g,五味子6g,山茱萸、泽泻、丹皮各10g,怀山药12g。
[制用法] 属发热期至少尿期者,用方①;低血压期者,用方②;少尿症甚者,用方③;多尿期和恢复期者用方④。均可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对照组30例,西医常规治疗。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90例(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分别治愈59,27例;好转2例(为对照组);无效各1例;总有效率为98%,97%[47]。
处方49
通泻合剂。
[制用法] 用通泻合剂(含大黄、蒲公英、车前子各30g,丹皮、芒硝各15g,栀子20g。每日1剂水煎,取液150~250ml,药温37~38℃),保留灌肠,2次/日。
[疗效] 应用通泻合剂灌肠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40例,用5日后,显效(BUN和Cr下降>20%,24小时尿量1~1.5L)25例,好转8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为82%[48]。
处方50
生石膏60g,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玄参、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各30g,竹叶、川黄连、连翘各10g,龙胆草9g。
[加减] 病发于春季者,加黄芩、龙胆草;夏季者,加扁豆花、薏苡仁、通草、滑石;冬季重用水牛角、生地黄;卫分证者,加柴胡、葛根;气分证者,加知母、黄芩;营血症者,重用水牛角,加丹参、三七;高热、抽风、惊厥者,加羚羊角粉、钩藤。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与对照组68例,均用西医常规治疗。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148例(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68例),两组分别痊愈80,66例,死亡2例(为对照组)[49]。
处方51
大青叶、生石膏、白茅根各30g,金银花、野菊花各15g,生大黄、赤芍、知母各10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或鼻饲,或高位灌肠。与对照组46例,均用能量合剂、止血药,常规补液、抗休克、抗感染、血液透析等。
[疗效] 用上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9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用7日后,两组分别痊愈20,18例;显效20,16例;有效5,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98%,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0]。
处方52
方①:生地黄、玄参、丹皮、石膏、栀子、黄芩、黄连、丹参、金银花、连翘、生大黄、竹茹;方②: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黄、玄参、竹叶、车前子;方③:犀角1.5~3g,生地黄15g,麦冬、金银花、玄参各9g,竹叶心3g,黄连4.5g,丹参、连翘、生大黄、茜草各6g;方④:生地黄、熟地黄、玄参、丹皮、黄芪、枸杞子、桑螵蛸、五味子、石斛。
[制用法] 气营两燔型者,用方①;气虚热结型者,用方②;肝肾阴亏型者,用方③;脾肾两虚型者,用方④。水煎服。每日1剂。并用双黄连粉针剂及丹参注射液静滴;功能损害加强力宁静滴。西医对症、支持处理。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48例,治愈114例,显效28例,恶化6例,总有效率为96%[51]。
处方53
生大黄粉。
[制用法] 治疗组用生大黄粉3g,发热期及低血压期,2次/日;少尿期及多尿期,3~4次/日;冲后冷服,分别以大便每日2~3次,5~6次为度;酌情用酚磺乙胺3~4g,静滴。对照组90例,用酚磺乙胺静滴(或加用氨甲苯酸等)。均在大量呕血时输鲜血、短暂禁食;配合西医常规处理。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消化道出血168例(其中,治疗组78例,对照组90例),两组分别显效(<2日便潜血转阴)52,5例(P<0.01);有效23,77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96%,91%[52]。
处方54
大黄、蒲公英各30g,丹皮15g,桃仁12g,芒硝(冲)6g,丹参45g。
[加减] 水肿甚者,加桂枝、葶苈子。
[制用法] 每日1~2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以大便每日2~3次为度。心率<55次/分钟,加心宝4~6粒/次,3次/日,口服。用西药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疗效] 采用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13例,有效(安全进入多尿期)12例,无效1例。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53]。
处方55
黄芩、黄柏、炒栀子、知母、丹皮、生大黄各10g,黄连6g,金银花、丹参、生地黄、黄精各30g,连翘20g,菊花15g,石膏60g,白茅根200g。
[加减] 高热抽搐者,加天麻、钩藤、炒僵蚕;昏迷者,加安宫牛黄丸(1粒,吞服)。
[制用法] 每日2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并用呋塞米40~200mg,加20%甘露醇150ml,快速静滴,2次/日。与对照组20例,均西医常规治疗。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流行性出血热60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分别治愈40,17例(P<0.05);死亡3例(为对照组)[54]。
处方56
生地黄、白茅根、生石膏(先煎)、板蓝根各30g,水牛角60g,丹皮、黄连、大黄、芒硝、桃仁各10g,赤芍、玄参、知母各13g,甘草6g。
[加减] 热甚者,加蒲公英、连翘;呕吐者,加姜竹茹、赭石;休克者,加西洋参、麦冬;出血者,加三七。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后,分2~3次内服。每日1~2剂。并用西药。
[疗效] 应用清通逐瘀法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80例,治愈77例,死亡3例[55]。
处方57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各30g,生石膏60g,水牛角20g,生地黄、玄参、麦冬各15g,竹叶、知母、丹皮、薄荷各10g,甘草6g。
[加减] 头痛目赤者,加龙胆草,栀子;腰痛甚者,加杜仲、桑寄生;壮热口渴者,加石斛、黄芩;尿短赤者,加车前子,木通;斑疹隐现者,加三七粉;高热惊厥者,加羚羊角粉。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桃仁、红花、乳香、川芎各3份,细辛、藿香各2份,肉桂、忍冬藤各1份,共研为细末。用20g,加米醋调糊,外敷双肾区,2日换药1次。与对照组80例,均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76例(其中治疗组96例,对照组80例),两组分别治愈率100%,96%(对照组死亡3例)。越期(低血压期及少尿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6]。
处方58
大青叶、生地黄各30g,蚤休、蝉蜕各10g,黄芪15g,甘草6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或鼻饲,或灌肠),用7日。对照组用利巴韦林0.75g,静滴,用3日。两组均用止血剂、抗生素及能量合剂,补液、血透;不用激素及退热药。
[疗效] 用上药治疗胃综合征出血热10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分别痊愈32,28例;显效10,11例;有效10,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98%,85%(P<0.05)。退热、尿量的消失,血小板及尿素氮复常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57]。
处方59
淡竹叶、党参、粳米各15g,法半夏10g,生石膏35g,麦冬12g,甘草4g。
[加减] 发热期者,去党参,石膏增量;低血压期者,党参增量(或易人参),加五味子等;少尿期者,生石膏增量,加白茅根、玄参、水牛角等;多尿期者,加生山药、五味子、益智仁、覆盆子、菟丝子、桑螵蛸;恢复期气虚者,加生黄芪、血虚者,加当归,酌加玉竹、黄精、生山药等。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并常规西医治疗。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4例,均治愈。随访3~12个月,未复发18例[58]。
处方60
生石膏(先煎)60~90g,生地黄、丹皮、赤芍、板蓝根、玄参各15g,知母、黄芩、竹叶各10g,金银花、连翘、生大黄(后下)各30g。
[加减] 少尿期者,加芒硝、白茅根;喘息气急者,加葶苈子、桑白皮;低血压休克期者,合当归补血汤、血府逐瘀汤。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7日为1个疗程。并常规物理降温。用脱水剂、呋塞米、纠酸、扩容,补充热量及电解质。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12例,治愈11例,自动出院1例[59]。
处方61
生大黄、芒硝各10~15g,枳实、桃仁、怀牛膝各10g,生地黄、白茅根各30g,麦冬、猪苓各15g。
[加减] 瘀热在下者,加丹皮、赤芍;血尿者,加栀子、石韦;水邪犯肺者,加葶苈子、桑白皮;阴伤甚者,加玄参。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内服。呕甚不能口服者,保留灌肠,150ml/次,2次/日。与对照组31例,均稳定内环境、利尿、导泻及对症处理;必要时行腹膜透析。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94例(其中治疗组63例,对照组31例),两组分别显效55,13例;有效6,11例;死亡2,7例;总有效率为97%,7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60]。
处方62
金银花、连翘、黄芩各15g,板蓝根20g,淡豆豉、牛蒡子、荆芥、桔梗、竹叶、甘草各10g,薄荷6g,芦根30g。
[加减] 多尿期者,加黄芪、桑螵蛸;呕吐咖啡样液体者,加仙鹤草;高热退者,去荆芥、薄荷、淡豆豉;腹痛、腹胀甚者,加大毛、木香。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呕吐甚频)服;15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35例,发热期用利巴韦林500~800mg,静滴,1次/日;低血压期用706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少尿期用呋塞米20~40mg/次,2次/日,甘露醇;多尿期补液。
[疗效] 用上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7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分别痊愈32,30例;死亡3,5例。平均发热时间分别为4.12,5.8日;住院时间为22.2,30.87日。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1]。
处方63
水牛角50g,生地黄、玄参、麦冬、金银花各20g,丹皮、大黄(后下)、丹参各15g,白茅根60g,芒硝(分冲)、枳实、甘草各10g,莱菔子30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取液1L;用500ml,高位结肠保留灌肠0.5~2小时,2次/日,7日为1个疗程,用≤3个疗程。早期用利巴韦林0.8g,静滴,1次/日。西医常规治疗。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50例,治愈48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6%[62]。
处方64
西洋参、桑螵蛸各15g,麦冬、黄芪、益智仁、大黄各10g,五味子6g,生地黄24g。
[加减] 便秘者,加芒硝;出血者,加仙鹤草、血余炭;口干甚者,加鲜石斛、鲜梨汁、鲜藕汁;伴细菌感染者,加金银花、知母、黄芩。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30例,均西医常规治疗。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63例(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治愈。多尿期持续、尿常规及肾功能复常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63]。
处方65
大黄30g(后下)、芒硝(分冲)、红花、厚朴各15g,丹参20g,三七粉6g(分兑)。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取液100ml,分2~4次服。与对照组均用多巴胺、酚妥拉明各20mg;呋塞米100~400mg(用至多尿期);均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每日液体量为昨日显性失水量加500ml。均7日为1个疗程。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2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2例),用2个疗程后,两组分别治愈61,58例;死亡1,4例。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并发症分别为8,15例(P<0.05)[64]。
处方66
生石膏(先煎)、板蓝根、粳米各30g,知母15g,竹叶12g,山豆根10g,甘草6g。
[加减] 皮下瘀斑、血小板减少者,加犀角、丹皮;低血压者,加生脉散;蛋白尿者,加萆薢、金樱子。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利巴韦林1g,地塞米松10mg(热退后减量),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平衡液500ml;静滴,1次/日。
[疗效] 用白虎汤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47例,痊愈38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65]
处方67
淡竹叶20g,生石膏30g,法半夏9g,党参、粳米各10g,麦冬15g,甘草6g。
[加减] 发作期者,去党参,石膏增量;见卫分证者,加金银花、连翘;口渴者,加天花粉、生地黄、石斛。低血压期者,党参增量(或易人参),加五味子;肌肤斑疹者,加丹皮、赤芍、水牛角。少尿期者,加白茅根、玄参、水牛角;口渴者,加天花粉;热闭心包者,加安宫牛黄丸。多尿期者,加生山药、五味子、益智仁、覆盆子、菟丝子、桑螵蛸;肾阳虚者,加肉桂。恢复期者,加玉竹、黄精、生山药;气虚者,加生黄芪;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内服。7日为1个疗程,用3个疗程。症甚并用利巴韦林1g,静滴,1次/日。罗痛定120mg/次。2次/日,肌内注射。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5日为1个疗程。
[疗效] 应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45例,治愈30例,显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66]。
参考文献
1于海珍.鸡矢白散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33例.国医论坛,1990;(2):29
2陈永寿.导泻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陕西中医,1990;11(6):251
3刘雨初.加味胶艾四物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58例探讨.新中医,1990;22(8):13
4周仲英.泻下通瘀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中医杂志,1991;32(2):27
5兰青山.宣畅三焦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91;6(1):24
6邱根祥.大承气汤在抢救儿童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自发性肾破裂中的应用.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1):27
7王辉武.中药临床新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15
8王辉武.中药临床新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66
9韩志忠.中医治疗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50例.江苏中医,1991;12(5):5
10应乔麟.中药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7例.浙江中医杂志,1991;26(7):295
11吕素珍.人参片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之心律失常.浙江中医杂志,1991;26(7):297
12惠洪霞.丹参注射液对10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恢复的观察.黑龙江中医药,1991;(5):15
13张书魁.滋肾固涩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症102例.陕西中医,1991;12(11):487
14杨孝勤.大柴胡汤治疗出血热少尿期12例.陕西中医,1992;13(2):50
15王立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重度肾功能衰竭49例.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2;16(3):42
16徐德先.攻下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四川中医,1992;10(10):5
17李文英.五液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30例疗效观察.中医药学报,1992;(5):53
18李 正,人参甘草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205例.陕西中医,1993;14(4):157
19周克胜.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6例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6(4):195
20王志一.多尿煎剂治疗出血热多尿期92例.陕西中医,1993;14(11):493
21曾生海.导泻解毒汤治疗出血热少尿期33例.陕西中医,1993;14(11):494
22张存兴.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55例.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5;2(2):74
23袁毓梅.以十枣汤为主治疗重症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肾功能衰竭38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6):373
24李有跃.加减生大黄汤结肠透析治疗出血热少尿期48例.实用中医药杂志,1995;11(4):17
25张先勇.通下四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482例临床分析.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4):26
26狄邦圣.张谷才教授辨治流行性出血热的经验.新疆中医药,1995;(4):31
27蒋祥瑞.中西医灌肠治疗72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中国乡村医生,1996;12(1):39
28严小大.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临床观察.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6(1):14
29柏茂庭.清活通利汤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30例临床观察.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6;10(2):27
30柏 瑾.泻下通腑合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5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1996;28(7):35
31季 青.八角莲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86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0):620
32苏洪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56例.浙江中医杂志,1996;31(9):411
33杜德林.加味银翘散治疗流行性出血热4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9):11
34李大伟.中西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00例.四川中医,1996;14(10):30
35郭振刚.清开灵治疗流行性出血热72例.新疆中医药,1996;(4):22
36彭华彬.解毒散治疗早期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研究.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1):493
37联 耘.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9(1):4
38李 华.生大黄粉合甘露醇混悬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33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急救,1997;4(2)82
39李延培.运用升降理论辨治流行性出血热30例.黑龙江中医药,1997;1:18
40邢 聪.中西医结合抢救流行性出血热重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河北中医,1997;19(2):35
41陈 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0例.山东中医杂志,1998;17(2):72
42唐 群.清热凉血通下祛瘀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80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1):49
43曲宝慧.柴芩石膏汤加味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越期疗效观察.山东中医杂志,1998;17(3):108
44董庆童.蛭黄虫草颗粒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5(4):155
45万家政.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50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3):181
46符为民.地丹合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1998;7(3):105
47胡维和.中医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60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4):23
48贾正平.通泻合剂灌肠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山东中医杂志,1999;18(3):120
49李桂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80例.内蒙古中医药,1999;18(3):26
50王法治.清瘟汤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46例.湖北中医杂志,2000;22(4):17
51赵锡良.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48例.吉林中医药,2000;20(3):43
52徐锦新.生大黄粉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消化道出血78例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00;19(2):5
53周中辰.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13例.山东中医杂志,2000;19(5):280
54李永春.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流行性出血热4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8):22
55魏素侠.清通逐瘀法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80例.中医杂志,2000;41(7):441
56庞万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9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0;8(9):9
57王法治.大生解毒汤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53例:附病毒唑治疗53例对照.浙江中医杂志,2000;35(9):382
58冯玉然.竹叶石膏汤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4例.河南中医药学刊,2000;15(6):52
59孔祥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12例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21):2122
60梅 琰.泻下通瘀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63例.时珍国医国药,2001;12(8):712
61杨学军.连翘双花饮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5例的临床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6):336
62邓 惠.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50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1):29
63叶伟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33例临床观察.新中医,2003;35(2):43
64闻留瑞.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3;12(3):214
65安丽芝.白虎汤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47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2003;25(8):599
66韩 知.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疗效观察.河南中医,2003;23(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