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氯醋酸AS-D萘酚酯酶(naphythol AS-D chloroacetate esterase,AS-D NCE)染色,基质液中的氯醋酸AS-D萘酚被血细胞内的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水解形成萘酚AS-D,再与重氮盐偶联形成不溶性红色沉淀,定位于细胞质内酯酶所在部位。
【试剂】
1.固定液 甲醛-丙酮缓冲液含磷酸氢二钠20mg、磷酸二氢钾100mg、蒸馏水30ml、丙酮45ml、甲醛25ml,调节pH值至6.6。
2.温育液 ①甲液:将4%副品红(2N盐酸溶解)0.1ml及4%亚硝酸钠0.1ml混合于一尖底管中;②乙液:将氯醋酸AS-D萘酚4mg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2ml中,混合于另一尖底管中;③将甲液加入0.067mol/L磷酸缓冲液38ml(pH7.6)中,再将此液与乙液混合,颜色为鲜红色。
3.复染液 1%甲绿溶液或苏木精溶液。
【操作方法】
1.新鲜干燥的血涂片或骨髓涂片,置于甲醛-丙酮缓冲液中固定30s,流水冲洗,晾干。
2.浸入温育液中,于37℃水浴箱中作用1h,流水冲洗5min,晾干。
3.用1%甲绿或苏木精溶液复染5min,流水冲洗,干后镜检。
【结果】
1.染色结果阳性反应呈鲜红色或深红色颗粒状沉淀,定位于胞质内。
2.正常血细胞染色反应①粒细胞系,原粒细胞呈阳性或阴性反应;自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酶活性并不随细胞的成熟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②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个别呈弱阳性反应;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
1.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 ①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大多数原粒细胞可出现阳性反应;②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幼粒细胞呈强阳性反应;③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几乎均呈阴性反应,个别可呈弱阳性反应;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
2.AS-D NCE阳性反应几乎仅出现在粒细胞系统,较过氧化物酶染色更具特异性,因此又称“粒细胞酯酶”。
【注意事项】
1.应为新鲜的骨髓涂片或血涂片。
2.缓冲液应先放入37℃水浴箱中,温育5min。
3.染色后应及时观察结果并记录,长期保存会逐渐褪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