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时间:2024-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点状或块状阳性,局限分布;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NAE染色大部分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阳性反应较强,呈弥散性分布;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呈强阳性反应,胞质为均匀一致的弥散样淡红或深红色,无点状颗粒。

【原理】 血细胞中的α-醋酸萘酚酯酶(acidα-naphythyol acetate esterase,ANAE)在pH酸性条件下能水解基质液中α-醋酸萘酚,产生α-萘酚,再与六偶氮副品红偶联形成不溶性暗红色沉淀,定位于胞质内所在酶活性处。

试剂

1.固定液 40%甲醛溶液。

2.六偶氮副品红溶液 将2mol/L盐酸配制的4%副品红溶液3ml与4%亚硝酸钠溶液3ml新鲜配制混合。

3.α-醋酸萘酚溶液 0.05gα-醋酸萘酚溶于50%丙酮2.5ml。

4.温育液 将六偶氮副品红溶液3ml加入0.067mol/L磷酸缓冲液(pH7.6)44.5ml中,再慢慢滴加α-醋酸萘酚溶液1.25~2.5ml要充分混匀,并用1mol/L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0,过滤备用。

5.复染液 2%甲绿溶液。

【操作方法】

1.新鲜干燥涂片标本用甲醛蒸气固定10min,流水冲洗,晾干。

2.置于温育液37℃水浴箱中作用1h,流水冲洗,晾干。

3.2%甲绿溶液复染5min,流水冲洗,干后镜检。

【结果】

1.阳性反应 棕红色或暗红色颗粒,或弥散样红色小点,定位于胞质中。

2.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 主要分布在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内;粒细胞、B淋巴细胞、红系细胞、巨核细胞和血小板中含量较少。

【临床意义】

1.有助于区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ANAE染色在T淋巴细胞胞质中呈现点状颗粒或大块状局限阳性反应;B淋巴细胞大多数为阴性反应,偶见稀疏弥散细小颗粒。

2.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细胞型)为点状或块状阳性,局限分布;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NAE染色大部分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阳性反应较强,呈弥散性分布;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呈强阳性反应,胞质为均匀一致的弥散样淡红或深红色,无点状颗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