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因为体内储存铁耗尽而缺乏,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充,使合成血红蛋白的铁不足时所发生的贫血。典型病例是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本病是贫血中常见类型,在生育年龄妇女(特别是孕妇)和婴幼儿中这种贫血的发病率很高,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各民族中,占世界人口的10%~20%。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造成缺铁的常见原因分为摄入不足和丢失过多。
(1)摄入不足包括:①营养不良、偏食引起膳食中铁不足;②婴幼儿生长发育过快、青春期妇女、妇女妊娠期、哺乳期时需要量增加;③胃炎、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慢性肠炎、化学药物影响等引起吸收障碍。
(2)丢失过多包括:①月经失血过多、妊娠失血、血尿、血红蛋白尿;②胃肠溃疡、肿瘤、钩虫病、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③各种出血性疾病的出血等。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储存铁消耗,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储存铁耗净,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铁粒幼细胞缺乏,游离红细胞原卟啉增加,轻度小红细胞,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缺铁再进一步发展,游离红细胞原卟啉更高,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除有面色苍白、头晕、头痛、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耳鸣、食欲减退和腹胀等常见的贫血症状外,还有由于组织与器官内缺铁而引起儿童、青少年的体格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波动、易怒或淡漠等症状,并出现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毛发易折与脱落;指甲扁平、反甲、失光泽、易破碎等体征。
【检验】
1.血象 早期或轻度缺铁可以没有贫血或仅极轻度贫血,红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血红蛋白可下降,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或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形态镜下观察已有变化出现大小不均,RDW增大。中度贫血及晚期或严重缺铁有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程度超过红细胞计数减少的程度,MCV、MCH、MCHC均低于参考值下限,RDW增高,镜下可见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甚至呈环形(彩图3)。网织红细胞计数大多正常,但急性出血造成的缺铁性贫血可增高,服用铁剂后可迅速增高,常于一周达到高峰(6%~8%)。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低。血小板计数高低不一,慢性失血者增多,贫血严重的儿童可减少。钩虫病引起的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骨髓象 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主要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粒红比例降低。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体积比正常偏小,胞质少,染色偏蓝,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或如破布,表明胞质发育落后于核,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胞核小而致密、深染,甚至核固缩似晚幼红细胞呈浓缩块状,表现“老核幼质”的核质发育不平衡;成熟红细胞形态同外周血。粒系细胞比例相对降低,各阶段比例形态大致正常。淋巴、单核、巨核细胞数量和形态均正常。骨髓铁染色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一种直接而可靠的方法。细胞外铁阴性,细胞内铁阴性或减少。
3.铁代谢 血清铁蛋白的测定是估计骨髓铁储存状态的一种最敏感的方法,在缺铁性贫血时小于14μg/L;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减少;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红细胞碱性铁蛋白减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升高,可作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指标。
【诊断】 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采用血象、骨髓象和铁代谢检测指标联合检查。
1.储存铁缺乏(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可诊断)
(1)血清铁蛋白(SF)<14μg/L。
(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符合储存铁缺乏的诊断标准及以下任何一条可诊断)
(1)转铁蛋白饱和度(TS)<0.15。
(2)骨髓铁染色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ZPP)>0.96μmol/L(全血),或FEP/Hb>4.5μg/gHb。
3.缺铁性贫血(符合①和②~⑧中任何两条以上可诊断)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红细胞形态有明显的低色素表现。
(2)有确切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骨髓铁染色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4)血清铁(SI)<10.7μmol/L,总铁结合力(TIBC)>64.44μmol/L。
(5)转铁蛋白饱和度(TS)<0.15。
(6)血清铁蛋白(SF)<14ug/L。
(7)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ZPP)>0.96μmol/L(全血)或FEP/Hb>4.5μg/gHb。
(8)铁剂治疗有效。
4.有感染、炎症、肝病、肿瘤等并发症时,需测定红细胞碱性铁蛋白(EF)<6.5ag/细胞或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可诊断缺铁。如合并巨幼细胞贫血:红细胞形态呈双相性,粒系巨幼变;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外铁阴性、细胞内铁减少;血清铁蛋白减少,叶酸和维生素B12减少。
【鉴别诊断】
1.慢性疾病所致的贫血 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亦有轻度低色素性。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增加;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外铁增加、细胞内铁增加或减少。
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是由于构成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所致,有家族史,脾肿大,有不同程度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片中见较多靶形细胞,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外铁和细胞内铁都增加。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见本节“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