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床可有贫血和出血倾向,骨骼疼痛常较突出,并有病理性骨折。
【概述】 骨髓病性贫血(myelophthisic anemia MA)是骨髓被异常组织浸润,造成微环境结构破坏,影响造血祖细胞的落户和增殖所致的贫血。其机制是由于肿瘤或炎症组织浸润骨髓,破坏血液骨髓屏障或由于脾、肝和淋巴结髓外造血,使幼稚细胞进入血流。临床可有贫血和出血倾向,骨骼疼痛常较突出,并有病理性骨折。肝、脾、淋巴结常见肿大。
本病常见病因有:①肿瘤组织浸润骨髓,见于造血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及毛细胞白血病,也见于非造血系统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胃癌及神经母细胞瘤等;②骨髓纤维化,包括原发性和继发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癌肿以及血管炎;③肉芽肿性炎症,如结核和真菌感染;④代谢性异常,如脂质沉积症及骨硬化症,后者系单核吞噬系统的遗传性缺陷,表现为破骨细胞功能减低。
【检验】
1.血象 贫血程度不一,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血片中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多染性、嗜碱性点彩、异形及泪滴状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增高。最突出表现是周围血液出现幼红细胞、幼粒细胞,甚至巨核细胞裸核。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高低不一,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可增高,可见畸形、巨大血小板,功能异常。
2.骨髓象 骨髓穿刺常有干抽现象,骨髓涂片和活检可发现原发疾病的表现,癌肿转移时,骨髓涂片可见成堆的癌细胞。
3.其他检查 X线骨骼摄片有助于发现癌肿转移、骨髓纤维化及骨硬化。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发现转移灶比X线摄片敏感。
4.血清碱性磷酸酶常升高
(大连大学医学院 宋 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