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激光法血液分析仪原理

激光法血液分析仪原理

时间:2024-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白细胞分类采用了组化反应与激光相结合的原理。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含有较丰富的过氧化物酶,单核细胞次之,淋巴细胞不含此酶。血液经含有清洗剂和甲醛的高渗液体21倍稀释后并孵育20s,其中清洗剂使红细胞破坏,白细胞胞质酶被固定,此后发生第二步反应,即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4-氯-1-萘酚并加热13s,此时酶使基质转化,沉淀,定位于含酶的颗粒中,此类细胞经激光束照射,由于光散射不同和细胞大小不同而被分类。

血液稀释后,稀释液中戊二醛将红细胞固定为球形,当球形红细胞通过激光束时,根据细胞大小,转换能量大小,测得细胞总数及单个细胞体积。激光束可射进红细胞内,由于血红蛋白含量不同,通过红细胞激光束的前向角与散向角也不同,因此可以单个测量每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而得出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宽度的参数,进而得出低色素、高色素等细胞形态变化资料,此类指标用电阻抗法是无法得到的。

白细胞分类采用了组化反应与激光相结合的原理。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含有较丰富的过氧化物酶,单核细胞次之,淋巴细胞不含此酶。血液经含有清洗剂和甲醛的高渗液体21倍稀释后并孵育(40~72℃)20s,其中清洗剂使红细胞破坏,白细胞胞质酶被固定,此后发生第二步反应,即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4-氯-1-萘酚并加热13s,此时酶使基质转化,沉淀,定位于含酶的颗粒中,此类细胞经激光束照射,由于光散射不同和细胞大小不同而被分类。此法测定细胞多,方法特异,被认为是较理想的自动化白细胞分类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