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51Cr标记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动力学
【原理】 用放射性核素51Cr标记淋巴细胞,静脉回输给受检者,计算不同时间段的淋巴细胞数。
【试剂】
1.塑料袋含ACD-A液30ml。
2.淋巴细胞分离液(1ymphoprep)。
3.51Cr-铬酸钠,18.5MBq/ml。
4.99 Tc-过锝化物(99mTc)约185MBq/ml。
5.用99mTc标记红细胞的试剂盒(TCK-11)。
6.8-羟喹啉(oxine)。
7.6.9mol/L tris-氯化铵溶液,用作红细胞溶解剂。
8.小牛血清。
9.KAC-2(硅胶5%PBS混悬液)。
10.绵羊红细胞。
【操作方法】
1.分离T及B淋巴细胞。采血30ml,加1/10体积的羰基铁,37℃温育,使单核细胞进行吞噬。将此血液层置于淋巴细胞分离液表层,以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得淋巴细胞。
2.取小牛血清18ml加入绵羊红细胞悬液2ml,加入淋巴细胞悬液中,1 000r/min离心10min,4℃放置30min。然后尽可能轻地使沉降细胞再悬浮,将此悬液置于淋巴细胞分离液表层,以2 500r/min离心30min,T淋巴细胞形成玫瑰花环并沉淀,在分离液与血清之间的界面层是B淋巴细胞。用6.9mol/L tris-氯化铵溶液使沉降部分的绵羊红细胞溶解,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得到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亦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
3.将所得的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悬浮于生理盐水2ml中。
4.加51Cr 18.5MBq,37℃温育30min,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加生理盐水制成悬液20ml,保留一部分作标准对照,其余静脉回输给受检者。
5.回输后,于5min,30min,1h,3h,6h,10h,第1~10天,按时采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细胞,最后制得悬液2ml,计算所得的淋巴细胞数。
6.淋巴细胞动力学各参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回收率(recovery):标记的淋巴细胞给药即刻(0时)在末梢血中的比例(1%)。
注:*采用51Cr标记红细胞法测定。
淋巴细胞消失曲线(1ymphocyte disappearance cu rve):淋巴细胞从末梢血中呈指数函数减少。
T1/2由两部分组成:数小时减少的第一相和数目减少的第二相。第一相及第二相在0时间的放射能分别为T0和Te。
血淋巴细胞池(BLP)
式中:RLP——再循环淋巴细胞池。
式中:LTR——淋巴细胞周转率。
【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的T及B淋巴细胞的寿命是呈指数函数下降的双相性曲线。T淋巴细胞的T1/2为0.83h与62.4h;B淋巴细胞的T1/2为0.83h与25.2h,两者特点为均具有长短两种半衰期。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相比,T淋巴细胞寿命更长。
【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动力学试验多用于实验室的研究,其临床意义尚待探讨,有学者用本试验研究恶性淋巴瘤证实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二)99mTc标记的淋巴细胞在脏器中分布的检查
与51Cr标记法相同。将无菌分离的淋巴细胞用99mTc标记后,回输给受检者,检测其淋巴细胞的转归及脏器分布。在淋巴细胞生理盐水悬液中,加入99mTc标记用试剂(TCK-11)1.5ml(用SnCl2·2H2O 0.9μg作还原剂),室温置5min。用生理盐水洗涤1次,将T或B淋巴细胞置生理盐水5ml中,使之再成悬液。加入99mTc-过锝化物185MBq,37℃温育10min,然后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最后用生理盐水20ml使成悬液。将99mTc标记的淋巴细胞回输给受检者,同时用γ-扫描仪观察其在脏器中的分布。
正常参考值与临床意义与用51Cr标记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动力学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