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血浆蛋白抗原检测

血浆蛋白抗原检测

时间:2024-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其原理与蛋白C抗原含量检测类似。由于血浆总PS包括游离PS和与补体C4结合的PS,对抗人蛋白S抗体均有相似反应。在受检血浆中加入缺乏蛋白S的基质血浆,蛋白S可促进活化蛋白C对因子Ⅴa的抑制作用,纤维蛋白形成所需的时间与受检血浆中血浆游离蛋白S的量呈正相关。受检者血浆凝固时间可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血浆游离蛋白S的含量。单纯蛋白S缺乏患者少见,蛋白S减低常见于先天性的缺乏和获得性缺乏。

【原理】 其原理与蛋白C抗原含量检测类似。由于血浆总PS(TPS)包括游离PS(FPS)和与补体C4结合的PS,对抗人蛋白S抗体均有相似反应。火箭电泳法同时测定TPS和FPS,后者在待检血浆加一定量聚乙二醇,与补体C4结合的PS会沉淀下来,上清部分即为FPS。在受检血浆中加入缺乏蛋白S的基质血浆(用来提供除蛋白S外的其他凝血因子),蛋白S可促进活化蛋白C对因子Ⅴa的抑制作用,纤维蛋白形成所需的时间与受检血浆中血浆游离蛋白S的量呈正相关。受检者血浆凝固时间可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血浆游离蛋白S的含量(方法学略)。

【参考值】 TPS 96.6%±9.8%;FPS 40.4%±11.6%。

【临床意义】 蛋白S和蛋白C应同时进行检测更有临床意义。单纯蛋白S缺乏患者少见,蛋白S减低常见于先天性的缺乏和获得性缺乏。

1.先天性缺陷患者常并发严重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常与蛋白C缺陷共存。

2.获得性蛋白S缺乏可见于DIC、肝功能障碍、妊娠和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