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经系统并发症管理

神经系统并发症管理

时间:2024-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儿心外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较多见。其后果常诱发抽搐,进一步加重缺氧及酸中毒,步入恶性循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临床表现典型,有昏迷、瞳孔反射消失及抽搐等明显异常。系统脑电图及脑部CT检查可确诊。视神经盘水肿出现较晚。这样才可保证正常脑灌注及神经生理反射。

小儿心外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较多见。主要原因为患儿体重小,代偿储备能力差,稍有处理不当即可产生低钙、低镁、低血糖等代谢紊乱。其后果常诱发抽搐,进一步加重缺氧及酸中毒,步入恶性循环。另外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小儿心外科得到普遍应用,术中如有低温缺氧时间过长也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虽然如此,一旦发现中枢神经损伤表现应及时处理,除非有证据表明损伤是不可逆的,否则一定要坚持全面治疗,因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有非常大的潜力得以康复,治疗后果远比成人要好。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临床表现典型,有昏迷、瞳孔反射消失及抽搐等明显异常。系统脑电图及脑部CT检查可确诊。视神经盘水肿出现较晚。

治疗目的在于纠正代谢紊乱,控制癫和脑水肿。

1.纠正代谢紊乱主要针对酸碱平衡紊乱、低血糖、低钙、低钠,详见有关章节。

2.控制惊厥发作应积极,必要时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相配合。初步治疗后虽抽搐减少,但应用药物控制异常脑电活动仍应维持(表3-20)。

表3-20 儿科抗惊厥常用药物

3.控制脑水肿可有效防止颅内压升高所致的继发性脑损伤。如CT示脑水肿,一定进行颅内压测定,并采取措施将压力控制在1.3~2kPa(10~15mmHg)。这样才可保证正常脑灌注及神经生理反射。具体措施有:

(1)充分肌肉松弛和镇静,可用吗啡0.2~0.6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或咪达唑仑0.15~0.2mg/(kg·h)持续静脉滴注,或硫喷妥纳2~4mg/kg首量;还可用哌库溴铵每次0.2~0.4mg/kg,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0.3mg/kg,静脉注射。

(2)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在计算的70%。

(3)过度换气使PaCO2维持在3.3kPa(25mmHg)。

(4)20%甘露醇每次0.5~1g/kg,缓慢静脉滴注,30min以内输完,6~8h1次。以后可每次25mg/kg,3~4/d。如肾功能不全,可用固力压代替。

(5)头部降温:冰袋、冰帽,全身降温到34~35℃。

(6)酌情应用皮质激素,甲泼尼龙4~5mg/kg,静脉注射,6h1次。

(7)四肢抽搐时可用苯巴比妥3~5mg/(kg·d),3~4/d。

(8)神经营养药:如醒脑静、细胞色素C等。

(9)脑血管扩张药:如钙通道阻滞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