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剂综合征 即病人第1次使用降压药物时,由于机体一时不适应,可能会产生心慌、晕厥等不良反应,甚至感到服药后症状加重。老年高血压病人,由于压力反射不敏感,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更易出现首剂综合征。容易引起首剂综合征的药物是哌唑嗪,高血压病人,尤其是老年高血压者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时剂量宜小,一般主张是常用量的1/3,以后逐渐增加到治疗量。
2.停药综合征 有些人服用降压药物后,看到自己的血压已经恢复了正常,便擅自停药,结果没有多长时间,血压又出现回升,且伴有出汗、头痛、失眠、易激动等症状,这种情况称为停药综合征。几乎所有的降压药物都会发生停药综合征,但主要的有甲基多巴、普萘洛尔(心得安)、胍乙啶等。产生停药综合征不仅能使病情恶化,使机体产生耐药性,而且还会导致“高血压危象”。因此,服用降压药物期间最好不要突然停药,即使需要停用也要逐渐减量,慢慢停药。
3.低血压综合征 病人服用降压药物后突然血压骤降,脉搏加快,头晕目眩,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或丧失,此为低血压综合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收缩机制障碍,使脑部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时性脑缺血和缺氧所致。因此初次服用降压药物应从小剂量或作用缓慢而持久的降压药物(如控、缓释片以及长效剂)开始,且中途不得擅自增加剂量。
4.夜间综合征 人体生物钟告诉我们,人的血压在一日之中呈“二高一低”状态,即上午9∶00~11∶00,下午3∶00~6∶00最高,午夜最低,入睡后的血压较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因自然下降因素加上药效作用,会导致血压较大幅度地下降,再加之夜间血流量减少,血流缓慢,极易导致心、脑等供血不足,也极易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附着在血管内膜上凝聚成栓子,从而产生缺血性脑卒中,导致偏瘫、失语等症状。所以,高血压病人切忌在夜间睡前服用降压药物,以防止夜间发生意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