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甘肃社会运行主要特点

年甘肃社会运行主要特点

时间:2023-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季度甘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7015.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6446.6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1%。
年甘肃社会运行主要特点_2010~2011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二、2010年甘肃社会运行主要特点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涨幅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据省农牧厅对20个监测县的农民收入监测数据和统计分析,2010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民现金收入和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9月底,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34.26元,同比增长21.52%,但与全国收入实际差距变化不大。二季度,甘肃农村居民现金收入1608.91元,排名与2009年相同,仍是仅高于西藏和贵州,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2%。第二季度甘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7015.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6446.6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1%。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2010年1-6月城乡差距为4.01倍(2008年为4.40倍,2009年为4.16倍)。

2.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2010年,甘肃省采取五项措施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一是调整了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平均每人每月增加约49元;二是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超过了20%;三是继续提高低保标准,对低保对象分类管理,从2010年11月1日起,甘肃省将正式实行《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一类对象补助水平必须达到国家贫困线;二、三、四类补助水平在一类水平的基础上分别依次下调25%。全省农村低保标准由最初的600元提高到850元,保障对象由78.2万人,增加到318万人;四是实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从2010年9月开始,甘肃省对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外地来甘肃工作及进城务工的无住房人员等,均可在甘肃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五是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创新扶贫措施,甘肃省2010年全年力争完成减贫40万人以上,使5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水平,抬升社会底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社会危机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全面提升

1.危机预警的“一案三制”模式初步建成

各市州、各部门、有关单位继续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建设要求,继续抓各类预案建设,特别是大力推进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组织的预案建设工作,使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通过举行各种应急演练,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得以提升。同时,各级政府通过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信息报送、预案启动、应急处置协调联动等机制。

2.应急平台建设加速推进

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应急办的批复要求,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省政府应急平台第一期建设任务,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下半年正在推进与各市州、各部门、有关单位应急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在甘肃省政务专网乃至互联网上建立和运行“甘肃应急”工作平台的工作也进入实施日程。

3.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甘政办发[2009]195号)明确提出到2011年底,基本建成县市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全面加强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乡镇、街道、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同时,不断规范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使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

4.宣传培训工作得到加强

各市州、各部门、有关单位按照《甘肃省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要求,以宣传和解读国家及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普及应急知识为重点,以宣讲各类突发事件典型案例为抓手,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抓好应急科普知识的普及工作,同时,省政府应急办已完成对各市州、各部门及各县市区应急办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各市州、各部门及各县市区正在对本行政区域、本行业、本系统应急管理从业人员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应对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5.进一步强化了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实现值守工作“纵向到底”;继续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时效的报送质量,防止突发事件信息迟报、谎报、瞒报、漏报;建立定期的突发事件隐患评估与防范对策会商制度;加强预防预测和危险源动态监控工作,争取将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动态管理和高效调用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组建省政府专家组,发挥专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等。

(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1.人力资源开发事业改革向综合性发展

集政务办理、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等功能为一体的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如期落成启用,为实施以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2.促进就业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

甘肃省人社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应对经济发展做好就业工作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稳定企业就业,畅通基层就业,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强服务扶持就业,采取有效措施安排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甘肃省就业促进条例》于2010年5月1日正式施行,同时甘肃省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三年发展计划(2010—2012年);报请省政府批转了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12个市级市场正在建设中。

3.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2010年,全省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达到54个;实施引智项目计划28项;对全省78所技工院校经过严格筛选,省政府批准设立了第一批9所技师学院;实施了14万农民技能培训民生工程,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继续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四是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市州、中央在甘单位和省属企事业单位对省政府组成部门的评议工作;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全面展开,人员聘用和公开招聘制度逐步推行,拟定了《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开展了绩效工资改革试点。

4.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制定了未参保集体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老工伤”纳入工伤保险、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等参保办法,全省共有6669名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5.81万名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有30.52万名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二是全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0个试点县共参保139.94万人,平均参保率为92.56%。三是特殊群体参保率显著提高。全省大学生参保率达到了88.9%。村干部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98.27%。四是统筹层次进一步提升。在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失业、工伤保险正在不断完善巩固市级统筹,医疗保险初步实现市级统筹,增强了基金的互济作用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5.就业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

在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就业总体局势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截至2010年6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9.40万人,完成年计划的78%,比去年同期增长5.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78万人,完成年计划的84.75%,比去年同期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3.12%,控制在年计划4%的目标以内。全省共支出就业补助资金6.5亿元,同比增长55%。二是劳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截至6月底,全省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57.93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1.59%,比去年同期增长8.84%,省外输转201.38万人。创劳务收入232.7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8.19%,比去年同期增长32.24%。

(四)平等受教育权利保障机制建设受到重视

一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了甘肃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把发展特殊教育列入2010年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之一,并从2010年起提高了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省级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费增加到每年300万元,并按照城市初中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核定特教学校(包括普校附设特教班)的生均公用经费。二是省政府下发了《甘肃省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实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制度,主要资助我省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占普通高中在校生的10%,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元。在高等教育阶段,继续完善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特别是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完善,在更大范围内解决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三是继续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的政策,更好地保障了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五)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有了新突破

1.建立了污染治理数据库

2010年,甘肃省圆满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任务。通过普查,初步建立了全省污染源档案和数据信息库,内容涉及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费用等情况;掌握了现阶段全省环境污染状况、污染对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污染变化趋势,以及污染的治理能力和现状等。为政府加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更加突出

一是政府自然保护规划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2010年,我国面积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9872公顷的区域正式移交文县人民政府管理,甘肃省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972.00万公顷。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支持甘肃发展意见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加大对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的保护。二是环保应急体系不断完善。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后,甘肃省环保厅立即启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有效防范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省环保厅又下发了《关于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次生环境事件的紧急通知》《关于防范和应对强降雨天气引发次生环境事件的紧急通知》,要求省内各市州24小时值班,全面加强环境隐患排查,加强环境污染监测和预警,防范和应对强降雨天气引发次生环境事件,为全省防范和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提供了政策依据。三是各市州相继编制完成了《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为农村环保工作的展开描绘了蓝图。国家启动并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各地借助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和“生态文明村”活动平台,积极落实“以奖代补”工作,狠抓农村生态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一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村”、“国家级生态乡镇”。

3.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

一是政府与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采取多种措施落实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二是环保非政府组织积极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倡导全民参与环保。各种环保组织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活跃在甘肃环保事业的宣传和实践中,如“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组织响应政府“低碳生活”号召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三是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调研发现,在国家、政府、民间组织等多方位多渠道的宣传下,甘肃民众对“环境保护”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认知,大部分被访者听说过并对环境保护有一些直观的认识,认为甘肃目前的环境问题很严重,环境保护的主体首先是国家和企业,但“环境保护、匹夫有责”,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

(六)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1.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

对“国扶47条”出台、国务院西部开发会议召开等关系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甘肃卫视、《甘肃日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高密度全面报道了省委省政府的贯彻落实《意见》以及全省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还通过对省内知名专家、学者的专访,名家座谈等形式多样的宣传讲解活动的播报,使《意见》精神迅速深入人心,并且及时化解为陇原人民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信心和决心。近80%的调查对象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广播、手机报等关注了相关信息。

2.危机播报能力渐趋成熟

甘肃大众传媒在连续经历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2009年陇南“11·17”事件以及今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的历练之后,面对突发事件,大众传媒的危机播报、应对能力渐趋成熟。2010年8月7日深夜,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了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甘肃省各主要媒体对灾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灾害中的感人事迹、人民子弟兵的救援情况以及灾区新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报道,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又起到了消除社会恐慌、缓解民众焦虑、防止社会流言等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3.大众传媒对公众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

调查结果显示,大众传媒不仅丰富了大众的业余生活(44.6%),可以学到很多东西(50.0%),还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47.0%),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过分依赖媒体,懒得思考,生活方式变得单一,干扰了正常生活等。甘肃省大众传媒的积极影响得到了受众的普遍肯定,民众对甘肃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总体评价良好,认同度较高,但其消极影响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