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颞下颌关节的线检查及正常线表现

颞下颌关节的线检查及正常线表现

时间:2024-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髁状突顶端的突起称为横嵴,是判断关节盘有无移位的重要标志。显示关节盘的形态、位置及关节囊附着的变化。疑有关节疾病尤其关节盘病变者均可行此检查,局部有急性炎症者不宜行此检查,有碘过敏史及有出血倾向者宜慎重,确需检查时,应采取必要防范措施。“S”形下缘即为关节盘及其颞前后附着上缘的影像。

(一)薛氏位片

薛氏位片也叫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主要显示颞下颌关节外1/3部分。

投照技术:患者俯卧位,头转向一侧(也可取坐位),将固位板上之耳塞放入被检侧外耳道口内,此时头矢状面与暗盒保持平行。用12.5cm×17.5cm胶片,X线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角,对准对侧外耳孔上方5cm射入,一般同时摄两侧张口及闭口位X线片各一张。

(二)髁状突经咽侧位片

显示髁状突内侧部侧斜位像,能显示髁状突表面细微结构,但关节凹上部往往有重叠,故关节间隙显示不全。

投照技术:患者坐位,头转侧,患侧靠暗盒,使髁状突位于胶片中心,头矢状面与胶片平行,听鼻线与地面平行,嘱患者半张口。用12.5cm×17.5cm胶片,X线中心线向头和枕侧各倾斜10°,由对侧髁状突前1.5cm,再向下1cm处射入,经患侧髁状突穿出。

(三)颞下颌关节侧位体层片

显示颞下颌关节侧位的断面影像,多用于中层面的检查。

投照技术:患者俯卧,头呈侧位,检查侧向下,使头矢状面与台面平行,听鼻线与台面垂直,使被照侧髁状突位于胶片中心。用12.5cm×17.5cm胶片,X线中心线与台面垂直,射向被照侧髁状突,X线球管移动50°,体层距台面4~5cm。

(四)颞下颌关节侧位观正常X线表现

上述三种投照体位显示的均是颞下颌关节的侧位影像,因投照角度有一些差异,其图像也大同小异。

1.关节间隙 为关节凹和髁状突间的低密度条状影,代表着关节软骨、关节盘及上、下腔的厚度和大小。关节间隙宽在2~3mm间,前间隙最窄,后间隙次之,上间隙最宽,两侧对称。薛氏位片上有时髁状突与鼓板相重而使后间隙不清楚。有时薛氏位和侧位体层所显示的关节间隙不一致,一般以后者为准,但也要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

2.髁状突 为椭圆形高密度影,也可为圆柱形或双斜面形。髁状突顶端的突起称为横嵴,是判断关节盘有无移位的重要标志。成人髁状突表面有一层骨密质围绕,其下方为骨松质;儿童髁状突骨质较疏松,表面无明显的骨密质层。髁状突两侧多对称,其形态与关节凹多数相适应,但少数不相适应。薛氏位髁状突颈部常与周围结构重叠,经咽侧位对髁状突整体显示较佳,两者所反映的部位有所不同,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开口位时,髁状突向前下滑动至关节结节前下方或下方,通过髁状突旋转中心的垂线与通过关节结节顶点的垂线间的距离,在关节结节顶点垂线前方者为“+”,在其后方者为“-”。正常髁状突运动范围在-5~+10mm之间,两侧活动度对称。

3.关节凹与关节结节 成人关节凹及关节结节表面均有致密线条影,儿童往往不明显;关节结节及关节凹下缘呈圆滑的“S”形,关节凹的深浅和关节结节的高度个体变异较大,但同一人的两侧基本对称。

(五)颞下颌关节正位体层片

显示关节凹、髁状突内外径及髁状突颈的正面断面影,主要观察髁状突骨折内外方向的移位。

1.投照技术 患者俯卧,头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听鼻线与台面垂直,前额和鼻尖接触台面,层面距台面9~10cm,可从体表触及髁状突定位。中心线对准鼻骨与鼻软骨交界处垂直射入,X线移动角度为50°。

2.正常X线表现 可清晰显示颞下颌关节和髁状突正面影像,关节间隙外高内低,呈弧形带状低密度影,髁状突较侧位像宽大,呈椭圆形,内侧较高,角度较锐,外侧较低而圆钝,颈部较细,升支外侧光整。

(六)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

显示关节盘的形态、位置及关节囊附着的变化。疑有关节疾病尤其关节盘病变者均可行此检查,局部有急性炎症者不宜行此检查,有碘过敏史及有出血倾向者宜慎重,确需检查时,应采取必要防范措施。

1.造影技术 常规消毒关节区皮肤,嘱患者张口,用2ml的玻璃空针抽利多卡因2ml,在耳屏前1cm髁状突后方垂直刺入,注入少量麻药后,将针尖向前、上、内方向前进,直至关节结节后面的关节凹,此时有刺及软骨的感觉,将针尖退回少许,回抽无血,注入少许利多卡因;若无阻力,且可回抽,表明针尖已进入关节上腔内;更换针管,注入30%泛影葡胺1.0~1.2ml,立即摄片,一般摄关节侧位张、闭口体层片,必要时可加摄薛氏位片。

2.正常X线表现 闭口位可见关节上腔充以造影剂,显示为“S”形,前后部较宽,分别为前上隐窝和后上隐窝,中部较窄。“S”形下缘即为关节盘及其颞前后附着上缘的影像。正常关节盘位于关节结节后斜面和髁状突前斜面之间,关节盘后带最厚,恰位于髁状突横嵴之上方。

开口位见髁状突向前下运动至关节结节下方或前下方,前上隐窝基本消失,仅呈一线状影,后上隐窝扩张,为造影剂所充满,造影剂的下缘关节盘前、中、后带分明,前、后带宽而中带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