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以往又称成人牙周炎或单纯性牙周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进行性附着丧失和骨丧失。
(一)诊断要点
1.自觉症状 常见为牙龈出血或伴口臭、溢脓。严重者牙齿松动、咬合无力、持续钝痛等。
2.牙龈炎症或伴牙龈退缩
3.牙周袋形成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牙周袋是由于牙周组织破坏和上皮组织向根方移位而形成,探诊了解袋的深度、广度及龈下牙石的部位。
4.X线牙片检查牙槽骨吸收情况 按骨吸收方向可分为水平吸收、垂直吸收和弧形吸收。一般菌斑、牙石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吸收大多呈水平吸收,而由咬合创伤引起的则后两种情况居多。吸收的程度可分别根据吸收区为根长的1/3、2/3及全根长而分为Ⅰ、Ⅱ、Ⅲ度。按吸收的速度可分为进行性吸收和静止性吸收。
5.患牙松动 牙周炎发展到一定程度,牙齿可出现病理性松动。
6.急性炎症表现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和牙周袋引流不畅时,可出现牙周脓肿,此时患牙区可有剧烈疼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可有体温升高等症状。如多个患牙区发生牙周脓肿,称之为多发性牙周脓肿。
(二)治疗原则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①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②咬合磨改,解除创伤;③去除不良修复物和食物嵌塞等。
2.药物治疗 见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3.松牙外固定或内固定 对经上述治疗牙仍松动者,可用牙周夹板或根管-骨内植桩术加以固定。
4.牙周手术 经基础治疗(龈上、下洁治和咬合调整)后,牙周袋未消除,可进行手术治疗,方法见牙周病治疗节。
5.急性牙周脓肿的治疗 脓肿形成前期应消炎、止痛,包括全身用药和局部冲洗牙周袋,袋内用药等;当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再配合上述治疗。
6.牙周-牙髓联合治疗 当牙周炎症波及牙髓时,一般先作牙髓治疗,再作牙周治疗。
7.维护治疗 教会患者维护疗效的方法,如正确的刷牙方法、牙龈按摩、叩齿、牙线的应用等,并定期复查;必要时加以处理,巩固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