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食性角膜溃疡又名莫伦(Mooren)角膜溃疡,多见于成人角膜的周边部,大部分为单眼发病。相当于中医的“花翳白陷”。
【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外伤、过劳、感染、局部炎症是触发因素。
【诊断要点】
(1)眼疼剧烈,刺激症状明显但充血不显。
(2)近角膜缘出现灰白色浸润点,逐渐融合成浅沟状溃疡,病变向角膜缘及中央部推进,溃疡边进行边修复,最终蚕食全角膜,修复部分为新生血管和上皮所覆盖而致大片浑浊。一般不穿孔。
【治疗】 治疗原则宜药物联合手术治疗。
1.局部治疗
(1)皮质类固醇:1%泼尼松龙、0.5%可的松或0.1%地塞米松眼药水点眼,每日5~8次。但继发感染及溃疡有穿孔倾向者应慎用或不用。
(2)胶原酶抑制剂:2%半胱氨酸眼药水,每2h1次,或2%依地酸二钠眼药水,每日3次。
2.全身治疗
(1)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50mg,每日3次,或10mg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次,5~10次为1疗程,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白细胞变化。
(2)非甾体激素消炎剂:吲哚美辛(消炎痛)25mg,每日3次。
3.手术治疗
(1)角膜缘结膜切除术:切除病变区5mm宽球结膜、筋膜及上巩膜病变组织,病情严重者球结膜环切,并结合冷冻、烧灼、电凝、化学腐蚀、角膜溃疡区浅层切除。
(2)角膜板层移植术:适应于病灶广泛而严重者。
中医认为,本病初起属肺肝风热,治宜祛风清热,方宜蝉花饮〔233〕,药有蝉蜕、菊花、白蒺藜、蔓荆子、防风、黄芩等;症重者属肝胆实热,治宜清肝泻热,方宜泻肝散〔131〕,药有黄芩、知母、桔梗、龙胆草、大黄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