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视神经乳头炎

视神经乳头炎

时间:2024-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全身性疾病 主要包括:①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②慢性传染病,如结核、梅毒等;③代谢失调,如糖尿病等。4.眼底检查 早期视乳头充血,边缘模糊,视网膜中心静脉曲张,严重者视乳头水肿隆起,但不超过3D,视乳头及周围有渗出物与出血;视网膜动脉变细,同时也有视网膜水肿、渗出物及出血灶,可称视神经视网膜炎;晚期炎症完全消退,视乳头灰白萎缩,边界不清。以后根据病情减量或停用。

本病为各种原因所致的眼球内视神经乳头炎症。中医称为“暴盲”。

【病因】

1.全身性疾病 主要包括:①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②慢性传染病,如结核、梅毒等;③代谢失调,如糖尿病等。

2.局部炎症 如色素层炎、视网膜炎、交感性眼炎和眼眶及其周围组织感染病灶。

3.中毒 如烟、酒、铅、奎宁等。

【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 起病急,视力骤降,多单眼发病。

2.瞳孔 放大,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

3.视野 中心暗点、傍中心暗点、周边视野向心性缩小或象限性缺损。

4.眼底检查 早期视乳头充血,边缘模糊,视网膜中心静脉曲张,严重者视乳头水肿隆起,但不超过3D,视乳头及周围有渗出物与出血;视网膜动脉变细,同时也有视网膜水肿、渗出物及出血灶,可称视神经视网膜炎;晚期炎症完全消退,视乳头灰白萎缩,边界不清。

5.荧光造影 视乳头及毛细血管扩张及荧光渗漏现象。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视乳头水肿、视盘血管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相鉴别。

【治疗】

1.全身治疗

(1)对因治疗:针对病因用药,消除病灶。

(2)类固醇药物:泼尼松60~80mg,每日1次,晨服。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 0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后根据病情减量或停用。

(3)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如布洛芬200mg,每日3次。或芬必得300mg,每日2次。

(4)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12

(5)血管扩张剂:如地巴唑、脑脉康等。

2.局部治疗

(1)地塞米松5mg,球后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可同时予妥拉苏林12.5mg,球后注射。

(2)碘或钙离子导入:以加速炎性物质的吸收。

3.针灸

(1)体针:主穴取上睛明、曲池,配穴取球后、太阳、风池,主、配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中等刺激手法。

(2)穴位注射:取穴肝俞、肾俞,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μg混合,于双侧肝俞和肾俞轮流注射,每穴注入0.5~1ml,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郁气滞,郁久化火,血热气逆,玄府闭阻,脉络不通所致,治之多从调肝着手,证属肝郁气滞者,治当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方宗逍遥散〔164〕加减,药用柴胡当归、赤芍、川芎、茯苓、白术、丹参、郁金、生甘草等;证属肝胆实火者,治当清肝泻火,方宗龙胆泻肝汤〔45〕加减,药用龙胆草、栀子、柴胡、黄芩、车前子、木通、泽泻、丹参、生地、当归、甘草等;证属肝肾阴虚者,治宜滋阴清热,解郁明目,方宗知柏地黄汤〔127〕,酌加女贞子、旱莲草、丹参、柴胡等。

【护理与预防】

(1)注意休息,少用目力。

(2)保持精神愉快,忌忧郁、急躁。

(3)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烟酒、发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