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视神经血管发炎引起的眼病,属非特异性炎症。属于中医“视瞻昏渺”范畴。
【病因】 为非特异性血管炎,通常分二型。
1.Ⅰ型 由于筛板前区的睫状动脉的轻度非特异性炎症,使液体聚集在疏松的筛板前组织而致视乳头水肿。
2.Ⅱ型 因筛板后区的中央静脉炎导致局部血栓形成。
【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 多单眼发病,常见于健康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
2.症状 视物模糊或雾视,视力轻度下降。
3.眼底检查
(1)Ⅰ型:即视盘水肿型,为视乳头水肿外观,视乳头充血、隆起、边界不清。
(2)Ⅱ型:即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型,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表现,但视网膜出血较少。
4.视野检查 生理盲点扩大,Ⅰ型比Ⅱ型明显,有时出现中心暗点,傍中心暗点。
5.眼底荧光造影 Ⅰ型与颅内压增高所致视乳头水肿相同;Ⅱ型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表现相似。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视乳头水肿,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相鉴别。
【治疗】
1.全身治疗
(1)皮质类固醇药物:泼尼松片60~80mg,每日1次,晨服。
(2)非皮质类固醇抗炎药物:布洛芬20mg,口服,每日3次。或芬必得300mg,每日2次。
(3)血管扩张剂:地巴唑10mg,每日3次,或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
(4)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C及路丁等。
2.局部治疗 地塞米松2.5~5.0mg,球后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或25mg/ml泼尼松龙0.5ml,球后注射,7~10d1次。
3.针灸
(1)体针:选睛明、照海、光明、丰隆、合谷、肝俞、胆俞、章门、太冲、膈俞、气海等穴,针刺,留针阵动,30min出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耳针:选肝、肾、心、肺、脾、目1、目2、眼、脑干、皮质下等,以王不留行压丸,胶布固定,每日按压4~6次。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失疏泄,治以调肝理血为主,证属肝经郁火者,治宜疏肝清热,凉血活血,方宗丹栀逍遥散〔28〕加郁金;证属肝阳偏亢者,治宜平肝清热,凉血散瘀,方宗羚羊地黄汤〔195〕加减;证属阴虚火旺者,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散瘀,方宗滋阴降火汤〔222〕加减。
【护理与预防】
1.静心休养,少用目力。
2.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
3.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