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gastric polyp)是圆丘形、圆柱形或其他形状并高出正常黏膜组织的组织团块,可来自黏膜或产生于黏膜下层将黏膜推入胃腔的肿瘤或非肿瘤新生物。胃息肉使用的专用名词较混乱,见解不一,至今分类也不完全统一。胃息肉的现代概念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上皮性隆起病变,由上皮细胞或间质成分增生而成。
1.常见形态 胃息肉可呈丘形、半球形、球形、卵圆形、不规则形隆起,无蒂(广基)或有蒂(短蒂常为粗蒂,长蒂常为细蒂),用活检钳张开可测量息肉的大小、蒂的长短;多数息肉表面光滑而明亮,或呈颗粒状、分叶状,颜色与周围黏膜相似,也可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并有粘稠粘液附着。
2.良恶性的区别 良性息肉直径多<2cm,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色泽与周围黏膜相似,多有蒂;而息肉样癌直经多>2cm,形态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多有糜烂、出血,色泽灰白或呈污秽样,表面有白苔附着,多无蒂。
3.分类
(1)按息肉数量分类法:分为单发息肉、多发息肉(2个以上)、息肉病(80~100个以上)、家族性息肉病(有家族遗传病史)、Peutz-Jeghers综合征(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等。日本山田·福富分类法:同上述食管息肉分类法。
(2)按组织学分类法:腺瘤性息肉与增生性息肉(包括再生性与炎性)。
(3)按大体形态与组织学结合分类法:1型息肉(直径<2cm,腺瘤性)、2型息肉(息肉顶部有凹陷,非腺瘤性)、3型息肉(形态呈平盘状,异型上皮增生性)、4型息肉(由肠上皮而来的乳头状腺瘤,与结肠息肉相类似,癌变率高)等。其实,胃息肉的分类法还很多,但治疗方法的选择还是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分类而定。
4.活检 一旦发现息肉,应活检。是先活检后治疗还是即时电灼摘除,是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历来有不同看法,但多数同意先做组织活检,待病理定性后条件成熟住院及时内镜下治疗为好。尤其是直径>2cm的息肉要尽快住院治疗。因为息肉大多同时并发其他疾病情况,又是高危癌前疾病状态。
5.超声内镜检查 完整的超声内镜检查包括5个标准的部位:
第1标准部位:内镜顶端位于胃窦并接近幽门,此时超声能显示完整的胃窦壁影像,前壁在图像的左侧,小弯在底部,后壁在右侧而大弯在顶部。
第2标准部位:常可显示胃体,超声显示的胃窦与第1部位相似,在其下方为胃体,胃体的小弯紧贴胃窦的小弯,显示的双胃壁就是相应的胃角,胃体的大弯在最底部,胃窦的大弯在图像的顶部。
第3标准部位:即内镜再回撤至胃窦胃体交界处,此时图像正好是部位2的相反,胃体在图像的上方而胃窦在图像的下方,与部位2描述的一样,胃窦的小弯与胃体的小弯紧贴,此时胃窦大弯及胃体大弯尚能显示。
第4标准部位:内镜再回撤至胃体中部,此时超声能显示胃体四壁,并能显示前方的肝左叶及右叶,以及后方的胰腺体尾。
第5标准部位:观察胃底的最佳位置,内镜的顶端位于胃的贲门,此时食管壁显示,当充满水时,胃底在其一侧,显示得很清楚,胃底的标志是腹主动脉和脾静脉,脾脏位于后方,而肝左叶位于前方。
6.胃壁结构及正常超声图像 胃的黏膜层较厚,0.3~1.5mm,正常呈玫瑰红或橘红色。胃黏膜的表面有一单层柱状上皮,并排列形成胃腺。其下方有一薄层平滑肌,称为黏膜肌层,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胃腺排泌,而胃腺的表面又附着一层粘液。黏膜下层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等。固有肌层由内斜、中环及外纵3层平滑肌组成。浆膜层由疏松结缔组织以及表面被覆的脏层腹膜组成。在浆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常还有一脂肪层,称为浆膜下层。在腔内超声下,当超声的频率为5~20MHz时,胃壁可显示出高回声→低回声→高回声→低回声→高回声5个胃壁层次。
第1层,高回声代表黏膜界面回声以及浅表的黏膜。
第2层,低回声代表其余的黏膜层。
第3层,高回声代表黏膜下层。
第4层,低回声代表固有肌层。
第5层,高回声代表浆膜层及浆膜下层。
7.胃息肉声像 胃息肉发生率远较食管为高,其性质可以是腺瘤性,也可是增生性或炎性。小的2~3mm,大的可超过2cm。大多为单个,亦可多个,形态上可分为无蒂和有蒂。声像图表现为起源于黏膜层的低回声病灶,突向腔内,无包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