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升结肠与横结肠周围脂肪间隙浑浊

升结肠与横结肠周围脂肪间隙浑浊

时间:2023-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直肠长约12~15cm,沿骶骨向后弯曲,有半数人可有3个直肠瓣,2个在左侧、1个在右侧,内镜检查必须注气使这些瓣展平,以免遗漏微小病变。术者必须认识肠腔的特点及走向,才能准确进镜,避免擦伤肠壁甚至造成穿孔。8.防襻 当镜身在乙状结肠、横结肠弯曲成襻,进镜困难时,则需防襻。2.循肠腔进镜 是结肠镜插入的基本要领,尽量避免盲目滑进。1.皱襞及肠腔的形态 直肠黏膜皱襞呈半月形,称直肠瓣。

【解剖知识】

直肠长约12~15cm,沿骶骨向后弯曲,有半数人可有3个直肠瓣,2个在左侧、1个在右侧,内镜检查必须注气使这些瓣展平,以免遗漏微小病变。结肠镜通过固定的或腹膜后的大肠是不成问题的,但乙状结肠和横结肠借助于结肠系膜悬吊在腹腔内,活动度较大,通过时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乙状结肠有多种形态如左腰型、左髂型、右腰型及右髂型。以左腰型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角度最小,必须应用手法或成“a”圈才能通过。降结肠和升结肠肠腔呈圆筒形,有角月形皱襞;而横结肠腔呈三角形;盲肠盲端可见2或3条呈V形或Y形皱襞;距盲端约5~6cm处的盲肠内侧,常可见回盲瓣,其为局限的黏膜隆起,近似一个中心稍凹陷息肉样物,犹如唇状或如肛门脱垂膨出之状,其上有一开口,闭合时呈缝状,开放时呈椭圆或菱形。以上可作为内镜的解剖定位标志。内镜自肛门插入,经钩拉法去弯取直,肠袢被缩短,套在镜身上,1.5m的结肠大大缩短,肠镜插入75~100cm即可到达回盲部。

【进镜原则】

日本专家田岛提出结肠镜插镜三原则:少注气、细找腔、做好解释工作。

我国专家提出的四原则:循腔进镜;循腔方向滑进;不断进镜身,使肠管变短、变直;尽量少注气。

【操作方法】

1.找腔 进镜中,肠腔可开放也可闭合;可居视野正中,也可偏于视野一侧;可见完整肠腔,也可只见部分或只见斜坡状腔壁。术者必须认识肠腔的特点及走向,才能准确进镜,避免擦伤肠壁甚至造成穿孔。找腔的要领是进进退退,注气调钮,旋转镜身。

2.跟腔 准确地跟腔,一是为了不失插镜的时机,二是为了加快进镜的速度。跟腔的基础在于术者熟练辨认肠腔的位置与走向,关键在于用双手同进调角度钮及旋转镜身。

3.滑进 所谓滑进,即因肠管拐弯急峻,在不见肠腔的情况下镜头贴在肠壁上滑向深部肠腔。应注意,不见肠腔,但要见斜坡状腔壁。滑进时先对正屈曲部半月形皱褶的中央或斜坡状的走行方向,边进镜边向肠管走行方向调角度钮至最大限度。如视野中只见肠黏膜移动不见肠腔,助手插镜中手感阻力不大,可继续进镜视野中重新见到肠腔。因滑进带有盲目性,具有一定的危险,要慎用。对有明显急性炎症,多发性憩室及广泛粘连的病例最好不用。

4.定位 在荧光屏上,根据显示的图像定位多不难。没有X线监视时,对所达位置的判断,通常是根据视野中肠腔的特点,结合腹壁透光的部位与轨迹,参考进镜的深度来进行。如进入乙状结肠可见浅的环形皱襞,灯光从脐部移向左上腹部又转向下腹部。达降结肠后,可见浅三角形皱襞,灯光消失,偶于左腰部见较暗的红光。达脾曲时,可见与心跳一致的传导性肠壁搏动,半数病员可见黏膜蓝斑,左季肋部可见透光。当镜头进入横结肠又可见倒立深三角形皱襞的肠腔。因横结肠移动性大,故腹壁灯光位置不定。至肝曲可见斜坡腔壁或囊状盲腔,皱襞走行不规则,更重要的是黏膜不可见片状蓝斑。镜头一旦进入升结肠,右下腹可见集聚成4~5cm直径的极亮光团。

单凭进镜的深度一般不能确定到达肠管的确切位置,如抵达乙降移行部时,进镜的深度从20~70cm,个别可达100cm。但在取直镜身时,肛门至直乙移行部15~18cm,至降乙移行部20~ 30cm,至脾曲40~45cm,至肝曲60~70cm,至盲肠70~90cm。

5.拉镜 首先由Deyhle倡用,现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操作手法。其目的在尽量使肠管如手风琴箱样皱缩在镜身上。操作要领是:当镜头越过弯角继续前进时,术者调镜头保持一定的弯度钩住肠壁(也可不钩),然后缓慢退出镜身,直到视野出现后退时停止退镜。如不进应反复拉镜,辅以抽气多能成功。

6.旋镜 旋镜除可增大肠管弯曲角度外,并能借旋力一定程度上增大镜身的强度。旋镜同时退镜,常可缩短及解除肠襻。旋镜的程度依插镜的需要而定。旋镜时术者要注意导光索结圈(尽量结大圈),以免折断导光玻璃纤维。还要注意勿使镜身结成小的襻曲或拧成“8”字形损伤肠镜。

7.结圈 当肠管冗长,过于纡曲进镜受阻,如镜身有足够长度时,经进镜,旋镜及助手辅以一定手法,使肠管形成一定的襻圈,以增大弯曲肠管的角度,便于肠镜通过,如N形走行通过乙降移行部遇到困难,术者可抽气使肠壁变软后逆钟向旋转镜,助手扳乙状结肠始段镜身向右腹侧形成“a”圈,便易通过。

8.防襻 当镜身在乙状结肠、横结肠弯曲成襻,进镜困难时,则需防襻。防襻方法有:①手法防襻,它简便易行,常能奏效,故为首选。防襻应尽可能拉直镜身,适当抽气使腹部柔软,易于做手法。②乙状结肠防襻;助手用双手下压脐左下方触及腹后壁,此时进镜镜身被并拢的手指挡住而不能向上方弯曲,保持直线状态。③横结肠防襻法:助手用手推顶横结肠下垂成角部向上并下压,便可防止进镜进时再度下垂。但要注意,过肝曲时横结肠防襻成功而乙状结肠又形成襻曲,应两处同时防襻。

9.变换体位 左侧卧位是基本位;如进镜困难需手法防襻则改为仰卧位,仍不能前进,过脾曲常右侧卧位;过肝曲则改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肝曲角度过锐、脾曲过高时可头低臀高位。目的是借变换体位以增大肝脾曲的角度,减小进镜的阻力。

总之,在熟练掌握基本功基础上,灵活运用插镜的基本原则,与助手密切配合才能使插镜成功。

【操作要领】

1.适量注气与反复抽气 为了使肠腔展开,便于推进和观察,需要注入适量的气体,但不宜过多。

2.循肠腔进镜 是结肠镜插入的基本要领,尽量避免盲目滑进。当找不到肠腔去向时,可采取少量注气,后退镜身,调节角度钮等方法仔细寻找。

3.追逐肠腔 检查过程中始终将肠镜放于视野正中,这样便于观察和进镜,因此,在检查和进镜时就必须追逐肠腔,使其不离开视野。

4.去弯取直 通过手法和辅助器(如滑管、钢丝等)拉直弯曲或打圈的镜身,减少前进的阻力。

5.急弯变慢弯 是通过弯曲部位的基本要领,通过钩拉法,吸气取直内镜等手法使内镜从急弯转变为慢弯,以便内镜继续循腔前进。

【结肠腔内标志】

1.皱襞及肠腔的形态 直肠黏膜皱襞呈半月形,称直肠瓣。通常有3条,少数人有5条。乙状结肠肠腔呈圆形,皱襞细而密,充气易消失;降结肠呈圆筒状,皱襞均匀而衡定;脾曲为一盲袋,进入横结肠的开口有闸门样皱襞;横结肠有大而规则的三角形皱襞环绕肠腔,使肠腔呈特征性的三角弹簧样;肝曲呈盲袋状,可见凹面向后的弧形皱襞;升结肠肠腔较大,皱襞也呈三角形,但其半月状皱襞未完全环绕肠腔,构成不完整的正三角形,而横结肠为完整的倒三角形;盲肠呈盲囊状,有典型的纵皱襞和直而短的斜行皱襞,而且有回盲瓣和阑尾开口均可作为定位标志。

2.黏膜的色泽及血管形态

(1)黏膜色泽:肝曲和脾曲黏膜可呈灰蓝色,有时乙状结肠降结肠移行部和横结肠中段出可呈灰蓝色应注意鉴别。其余结肠黏膜均呈淡橘红色或橙黄色。

(2)血管形态:直肠血管纹理稍模糊,有时可见较大的淡蓝色血管,其余部位均可见小动脉血管分支,血管纹理清晰,构成纤细的血管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