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查室准备内镜超声检查可在相应的检查室内进行,如分别在胃镜室做超声胃镜,肠镜室做超声肠镜,腹腔镜室做超声腹腔镜检查。当然有条件时,可在专用的检查室。消毒设施与方法同普通内镜检查。
2.受检者准备患者需空腹4~6h。可于术前15~20min口服祛泡剂,肌注解痉灵20mg,精神紧张者可注射5~10mg地西泮,咽喉部喷雾麻醉。患者通常取左侧卧位,因检查需要也可改变体位。
3.检查者安排内镜超声检查一般需要2或3人,其中负责操作的医师1人,其他人员协键盘操作及打印图像、照料病人、注水及活检等。
4.器械准备
(1)内镜系统:电子超声内镜、纤维超声内镜预检、调试和连接同普通内镜。
(2)超声系统:①开启超声发生器及超声监视器电源,调整超声画面清晰度。检查超声图像及内镜图像的切换是否完好;②输入病人一般资料,如姓名、年龄及检查号待用;③准备图像记录仪、录像带,开启打印机。如有电脑图像采集,先开启电脑进入图像采集系统;④熟悉操纵部各功能键的作用。
(3)超声微探头连接与调试:①微探头须用活检管道2.8mm以上内镜;②在活检管道口安装探头专用注水接口及阀门;③连接超声驱动装置,将微探头末端连接部上标志性固定键向上,平直地插入超声驱动装置。避免微探头顶端朝上;④将微探头置于无气水中,启动超声装置,观察发出的超声波形是否正常;⑤有时因微探头顶端有气体,以致图像无法显示,此时可将探头顶端向下,捏住探头下段轻轻甩动,常可排除故障。
【操作要领】
1.水囊法超声内镜检查经注水管道向探头外水囊内注入3~5ml无气水,使其接触消化道壁以显示壁的层次及其外侧相应的器官。根据需要调节注入水囊内的水量,以适合于所有病变的检查。
2.浸泡法(无气水充盈法)向消化管腔内注入无气水,使病变淹没在水中,探头在水中靠近病变探查。有些部位须改变体位才能浸没在水中。
3.水囊法加浸泡法超声内镜插至检查部位后,先抽尽胃内空气,再注入无气水300~500ml,使已充水的水囊浸泡在水中。该法适合胃底、胃体中上部及周围邻近脏器的检查,持续注水有时也可用于十二指肠病变的检查。该法最常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