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的蠕动 在口腔被嚼碎并与唾液混合的食物进入胃的上部。于是,胃受到刺激,胃液的分泌增加,引起胃蠕动。食物在胃内停留一定时间后,变成稀溜溜的粥状(乳糜)。通过胃的时间随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大约1.5~3h,饮品和流食最快,一般饮食需3~4h。
胃的头区运动较弱,主要是贮存食物。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了咽和食管等处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头区肌肉的容受性舒张,使胃腔容量自空腹时的50ml增加到进食后的1.5L可暂时贮存食物,然后经过一种缓慢而持续的收缩运动,提高胃内压,使胃液渗入食糜内,有利于化学性消化,又可将食糜推向胃尾侧。在胃头区还可发生一种节律快、振幅小的节律性收缩,有时有很强的节律性收缩,称为胃底波,这种节律性运动只对局部食糜起混合加压作用,无推进作用。胃尾区可发生蠕动和最终的排空。食物入胃5min即可由胃的中部开始向幽门方向发生节律性蠕动,对局部食糜逐步排入十二指肠,有时胃窦终末部有力收缩,又将食糜反向推回胃体,如此往复推动可机械地磨碎块状固体食物,并有利于食物和消化液混合。迷走神经冲动、胃泌素和胃动素可使胃的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抑胃肽则起相反作用。
2.排空 食物由胃被排入十二指肠谓之“排空”。不同食物排空速度不同,一般食糜在入胃后5min即有一部分被排入十二指肠,碳水化物比蛋白质排空所需时间短,脂肪类食物排空最慢,一般混和性食物需4~6h方自胃完全排空。胃壁神经反射、胃泌素与十二指肠壁感受器、十二指肠产生的激素对胃排空皆有影响。
3.内分泌腺 胃黏膜覆盖胃内部表面,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3部分组成。胃黏膜内含有3种管状外分泌腺和数种内分泌细胞。3种分泌腺是:①食管与胃连接处即贲门部位的贲门腺,可分泌黏液;②胃底腺又名胃固有腺或泌酸腺,位于胃底和胃体部分,含有主细胞、壁细胞分泌盐酸及内因子;③幽门腺含有颈黏液细胞,可分泌黏液,也有一些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
胃黏膜肌层由薄的平滑肌组成,其收缩可促进胃腺分泌物的排出。
4.胃液 正常人每日分泌胃液2L左右,含有黏蛋白、消化酶及盐酸、钠、钾、氯化物等,为无色液体,pH0.9~1.5。
(1)黏液:由表面上皮细胞、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具有较高的黏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具有润滑及保护作用。黏液与胃黏膜分泌的HCO-3与胃腔内H+发生中和作用,可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蚀。
(2)胃蛋白酶原与胃酯酶: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合成,分泌入胃后在胃酸作用下从分子中分离出一个小分子的多肽而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已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也可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成胨等,但其作用最适为pH 2,pH 6以上时此酶即变性胃酯酶可激发脂肪的消化,主要是短链和中链三酰甘油的消化。
(3)盐酸:胃液中的盐酸也称胃酸,正常人空腹时盐酸排出量为0~5mEq/h。胃内盐酸可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使胃内容pH适于胃蛋白酶的作用。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小肠内容物维持酸性时有助于钙、铁吸收,但分泌盐酸过多对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蚀作用。
(4)内因子:是一种糖蛋白,内因子有两个活性部位,一个活性部位可与入胃的维生素B12吸收。如胃腺细胞受损,不分泌内因子,或又产生一种抗内因子的抗体时,可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影响红细胞生成。
(5)胃泌素:为一种胃肠激素,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蛋白酶原的分泌。
5.胃的容量 食物成分很少在胃内被完全水解,因而除少量水溶性物质如钠、钾、葡萄糖、氨基酸、乙醇和水分可由胃吸收外,食物内容极少在胃内被吸收。在食管处,当咽下食物或呕吐时则括约肌开放;在幽门部括约肌控制着小肠内容防止回流,也控制胃的排空。括约肌运动机制复杂,受肌肉功能,解剖学不同压力的影响。空腹胃容量约50ml.但有食物后胃即迅速调整扩大内腔。不难调整达到1L的容积。超过1L会不舒服。这种身体的异常感应,可以说是体内的平衡被破坏时的正常生理反应。相反,在非生理状态下,机体反应迟钝,不能引起正常的生理反应。例如暴餐之后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此时机体尽量调节避免营养过剩。可是如果持续暴食,胃已经习惯这些饭量,不进食这些量,就得不到吃饱的感觉。有些人,多余的营养也被吸收,出现肥胖、糖尿病等。所以,我们应该养成只摄入身体所需量的习惯,自然提高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使机体得到舒适的饱胀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