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流程
1.样本准备 将接种于petri皿中的细胞进行相应细胞离子染色。
2.启动共聚焦显微镜 打开显微镜、激光器、系统软件等组件进入正常使用状态,设置常规参数。
3.扫描图像预览 待测样本置于载物台上,调节并聚焦样本,获得最佳图像效果。
4.应用ROI功能于视野中分别选择8~10个细胞。
5.选择相应的扫描方式 XYtmode,此种方式为平面扫描,监测某一细胞层面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
6.设置时间扫描(TimeScan)程序 在时间扫描界面中设置合适的时间间隔(interval)和取图数量(num)。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时间程序,此种方式需要将每个时间程序依次连接起来,并设置程序之间的间隔时间。
7.打开series analysis工具 以实时记录荧光随时间变化曲线。
8.选定细胞 于预览的图像中应用ROI工具选定8~10个细胞。
9.开启ZDC(Z轴防漂移系统),因为长时间扫描以及动态加药过程会导致细胞层面偏离焦平面,图像变虚,此功能则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10.启动扫描 动态扫描时间程序全部完成后,仪器自动停止记录。立即存储图像。
11.定量测定 获得每个细胞荧光强度随着时间变化曲线。
12.相对荧光定量法 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动态曲线上升的斜率;不同时刻上升幅度的大小(尤其当有峰值时);统计检验差异。
13.细胞内离子浓度估算 以Ca2+为例,细胞内Ca2+离子浓度可用如下公式进行估算:
(Ca2+)i=Kd×
Kd:荧光探针的Ca2+解离常数。
Fmin:为无钙时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
Fmax:为钙饱和时细胞内荧光强度。
F:为测定时细胞钙浓度下,荧光探针与钙正常结合时细胞内荧光强度。
利用标准曲线法求出细胞内钙:测定一系列已知钙离子浓度标准溶液中细胞内的荧光强度,求出所需实验组的细胞内钙浓度。
(三)注意事项
1.当细胞状态不好时,可能会造成离子基础值升高或降低现象,细胞对外界刺激反应很弱或无反应,故务必要保持细胞的正常活性状态。
2.在满足扫描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激发光强度,防止荧光淬灭,避免造成人为实验误差。
(四)相关文件
FV1000 user manual.OLYMPUS.INC.2010
[1]Paddock SW.Confocal Microscopy Methods and Protocols.New Jersey:Humana Press,1999:261-3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