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细胞内pH在不同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肌肉收缩、离子转运和内环境稳定、胞吞作用等。
BCECF可作为双激发比率pH探针使用,用比率测定方法可显著降低由于探针浓度、渗漏、光漂白的变化所造成的信号错误,pH6.4~7.4之间,BCECF的比例荧光与pH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其最大分辨率为0.4个pH单位。
(二)实验材料
BCECF;α-MEM;K+-MEM-HEPES;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等。
(三)实验流程
1.培养HK-2细胞,使之状态良好,传代至petri皿,待细胞汇合度达70%~80%。
2.将储备的BCECF(浓度为2mmol/L)荧光探针用无血清、无氨基酸α-MEM配成终浓度为1~5μmol/L,加入细胞中,每孔100μl,37℃孵育20min。
3.K+-MEM-HEPES洗涤细胞2次,更换α-MEM(包含20mmol/LHEPES和2%血清),继续孵育10min。
4.K+-MEM-HEPES洗涤细胞2次,加入1ml,上镜观察。
5.启动共聚焦显微镜,打开共聚焦扫描软件,设置488nm激光,双通道530 nm和640nm同时接收,扫描图像。
6.设置TimeScan程序,间隔时间,扫描次数,打开“Series Analysis”窗口,记录intensity/time变化曲线,分析发射波长530nm/640nm的比值,确定pH的变化。
(四)典型举例
HK-2细胞内H+的检测,见图1-34。
图1-34 肾小管上皮细胞胞内H+染色荧光图像(×600)
A.发射波长530nm;B.发射波长640nm
[1]Haugland RP.The Handbook-A Guide to Fluorescent Probes and Labeling Technologies,10th ed.Eugene,OR:Molecular Probes,2005:chapter 20.
[2]Paddock SW.Confocal Microscopy Methods and Protocols.New Jersey:Humana Press,1999:305-3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