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冻切片
1.操作流程
(1)调节切片机温度至-25℃左右,切片厚度4~5μm。
(2)待温度下降后,打开观察窗,将组织固着器放置到速冻台。
(3)先放少量OCT包埋剂于组织固着器,再将组织放上直至凝固。
(4)将组织固着器装到切片机上,调整组织的切面与刀刃平行。
(5)修出组织切面后,放下防卷板,开始匀速切片。
(6)切出切片用载玻片贴附,写上标号,吹干。
2.冰冻切片优点
(1)简便,可以不需要对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即可进行切片,减少了一些中间环节。
(2)快速,用时短。
(3)组织变化不大。
(4)能很好保存脂肪、类脂等成分。
(5)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各种抗原活性及酶类,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有机溶剂或热的温度耐受能力较差的细胞膜表面抗原和水解酶保存较好。
3.冰冻切片缺点
(1)不容易做连续切片。
(2)不容易制作较薄的切片。
(3)组织块在冻结过程中容易产生水的结晶而影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抗原物质的定位,并且组织结构也不如石蜡切片清晰。
4.注意事项
(1)切片机应放平稳,切片刀与组织固着器应安装牢固。
(2)切片时用力要均匀,平稳,否则易出现切片皱褶或横纹及薄厚不均。
(3)载玻片贴附时要与切片刀垂直。
(4)组织块切勿冻融。
(二)石蜡切片
1.操作流程
(1)将切片刀装在刀架上,调节切片所需厚度,将石蜡块装在切片机固定装置上,调整合适位置。
(2)右手推拉切片机手柄,先粗切标本,直至暴露出组织最大切面。
(3)左手持毛笔把切出蜡带下端轻轻托起,放于温水中(温度40℃),待组织展平。
2.石蜡切片优点
(1)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切(1~3μm)的薄片,片子薄而均匀,无皱褶。
(2)石蜡切片组织固定较好,染色后对组织结构的保存完整。
(3)石蜡包埋的组织块便于长期保存。
3.石蜡切片缺点
(1)操作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耗时长。
(2)制片过程中要经乙醇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处理,因此很易造成组织内抗原性的丧失,在用于免疫组化染色时影响结果的敏感性。
4.注意事项
(1)切片机应放平稳,切片刀、蜡块应安装牢固,否则易出现切片皱褶或横纹及薄厚不均。
(2)切片时要及时清洁刀片,除去蜡屑,否则易引起破碎。
(3)切片刀与蜡块的倾斜角以5°~10°为宜,过大则切片上卷,不易连接成蜡带;过小则切片皱起。
(4)切片时用力要均匀、平稳。
(三)振荡切片
1.操作流程
(1)安装刀片于刀架上。
(2)将缓冲液槽放入冰浴器中,加盖。用碎冰填满冰浴器。
(3)打开缓冲液槽的盖,加满预冷的生理性缓冲液。
(4)将冰浴器和缓冲液槽推至楔形榫头上,向下夹紧固定。
(5)用腈基丙烯酸盐将样本黏附在样本板上,然后在一起放入缓冲液槽中。
(6)使用“UP”键,将样本快速调整至切片水平。尽可能调整,使刀片和样本距离最近。
(7)使用“Blade forward”键,将刀片移向样本。
(8)使用设置面板设定切片厚度。
(9)按下“RUN/STOP”键开始切片。可随时按下该键终止切片。使用“Blade back”键,将刀片移动至样本前面,安装下一个样本、设定切片厚度,以再次进行下一个样本的切片。
(10)切片完成后移除刀片,使用“DOWN”键将样本退回至最低位置,打开、倒空、清洗冰浴器和缓冲液槽。
2.注意事项
(1)使用双层缓冲液槽时,必须安装流动制冷设备。
(2)刀架上的夹紧螺杆不要夹得过紧。
(3)不要使缓冲液溢出,否则将污染冰浴器。
(4)清洗仪器或擦洗表面时,不要使用含有二甲苯或丙酮的液体,并且不能使清洗液进入仪器内部。
3.小结 组织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等处理过程是标本制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没有适当的前期处理过程,就没有后面优质的染色切片。前期组织处理不良图片见图3-1至图3-4。
图3-1 (HE染色)组织固定不及时,自溶(×200)
图3-2 (PAS染色)组织脱水时间不充分,结构不清(×400)
图3-3 (PAS染色)组织浸蜡温度过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塌陷(×400)
图3-4 (Masson染色)组织切片厚并有皱褶(×2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