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急诊护理工作的法律问题

急诊护理工作的法律问题

时间:2024-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医务人员拒接、拒救患者将会引起法律问题,相关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出现纠纷时,做到有据可查,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3.加强急救物品、医疗设备管理是避免法律问题的重要环节。抢救患者时,抢救用品及设备不齐或出现故障会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患者亲属对此不满极易引起医疗纠纷。加强急救用品、医疗设备管理,做到专人检查、专人保管、及时补充检修、保证性能完好,并做到严格交接班,可避免发生相关的法律问题。

二、急诊护理工作的法律问题

急诊是面向社会的窗口,具有诊疗人群流动性大,病种复杂,急、危、重症患者多,观察患者周转快等特点。因此,对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时间要求更高出一成。如管理不善,工作稍有松懈,医疗事故和纠纷就可能发生。

1.院前急救中易引发的法律问题。

(1)院前急救网络的开通,无疑为广大急、危、重病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急救服务。在急救转运、接诊过程中,均在患者家属的协助和视线下完成,任何失误、语言不妥、沟通交流不及时均可成为纠纷的触发点。

(2)值班护士应坚守工作岗位,当接到呼救电话后须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出诊,如借故推诿或未通知,延误患者诊治时机,值班护士负有法律责任。

(3)在意外事故交通事故的抢救中,常会遇到不明身份的患者,对此类情况医护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给予积极救治,然后再报告相关部门查明患者身份。如医务人员拒接、拒救患者将会引起法律问题,相关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2.急诊记录的法律意义。

(1)认真填写救护车出诊记录,包括急救电话接听的时间,患者有关情况,出诊时间,出诊医生、护士,院前急救过程及转归等。出现纠纷时,做到有据可查,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2)及时认真全面地做好护理记录,保证护理文件的完整性是护士的基本职责。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护理措施及病情变化等,当涉及医疗纠纷、人身伤害、保险索赔、犯罪案件时,护理记录是最关键的法律证据之一,漏记错记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加强急救物品、医疗设备管理是避免法律问题的重要环节。抢救患者时,抢救用品及设备不齐或出现故障会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患者亲属对此不满极易引起医疗纠纷。加强急救用品、医疗设备管理,做到专人检查、专人保管、及时补充检修、保证性能完好,并做到严格交接班,可避免发生相关的法律问题。

4.当急诊留院观察患者执意离院,护士应让其知情利害关系,劝解无效时请患者在门诊病历上签字,医护人员做好记录;做过敏试验的患者嘱其不能离开护士的视线,应静待观察;急危重患者就诊后应适时交代病情及预后,并及时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