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解释性心理治疗

解释性心理治疗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认知治疗将解释看成是一种归因治疗或认知重建的技术。用于增加患者对自身人格发展、当前临床病理问题及其处理策略的认识,改变功能不良的信念、态度和思维方式;用于健康教育,指导康复;临床其他专业领域参考、借用于日常医患交流,保障患者知情同意及知情选择权,增加依从性。这些心理成分存在于患者的体验之中,但离其意识还甚远。

概述

解释指对病人方面心理、行为及人际情境中的关系或意义提出假设,旨在促使患者用不同的词汇、语言及新的参照系,来看待、描述心理和行为现象,以帮助病人澄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新观点看待和理解病理性问题与各种内外因素的关系,获得领悟,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精神分析将解释视为让病人的焦虑和冲突意识化的一种工具。在人本主义咨客中心疗法的情感反映技术中,治疗师选择、反映的情感内容,折射其对情感内容的意义的判断,起到解释作用。认知治疗将解释看成是一种归因治疗或认知重建的技术。判断解释是否有用的标准,是要看能不能促进病人朝着他自己觉得合意的方向发展。

适应证

用于增加患者对自身人格发展、当前临床病理问题及其处理策略的认识,改变功能不良的信念、态度和思维方式;用于健康教育,指导康复;临床其他专业领域参考、借用于日常医患交流,保障患者知情同意及知情选择权,增加依从性。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对有意识障碍、明显精神病性症状和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痴呆的患者不适用;对有偏执倾向者慎用对质、阐释;对心理分化程度低,自我强度弱,缺乏主见,暗示性、依赖性高的患者,引导、干预力度较高的解释宜配合其他旨在促进自我责任能力的疗法使用。

操作方法及程序

根据施用于病人时引发的感受、干预的力度和发挥作用的时间的不同,解释分为以下4个层次。

01

反映:参见“医患关系技术”。治疗师给患者的解释信息不超过公开表达出来的内容。

02

澄清:只是稍微点明患者的表达中所暗含、暗示的,但自己未必意识到的内容。需要心理动力学和机制的知识,在对情感进行的反映中加入许多认知成分,以帮助患者将以往只是模糊感受到的心理体验言语化。

03

对质:治疗师利用患者呈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作为材料,提醒病人注意暗含的,但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承认的情感和思想。具体的线索可以是口误、前后不一致、掩饰行为、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的不协调、静默,等等。

04

主动阐释:按照与当前临床问题有关的理论,治疗师直接导入全新的概念、意义联系或联想。这些心理成分存在于患者的体验之中,但离其意识还甚远。

做好阐释,应注意以下几条。

(1)掌握好时机和内容:访谈早期只宜针对患者对于治疗的态度、转诊背景,做一般化的和尝试性的反映和澄清;待访谈深入,讨论的问题较广时,逐渐切入症状问题,增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的,对于心理或躯体病理现象、人格、人际关系等话题的对质和阐释。接近访谈结束时,宜让患者有机会做出自己的阐释,也即让其总结、归纳他在治疗后对问题的新想法。

(2)在“因果关系”阐释中包含可控制的原因,以及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及自我责任感的原因,尽量不用不可控制原因;提供积极的阐释。不恰当使用医学术语,提供与患者认识水平、期望或情感状态反差过大的阐释会导致有些病人产生沮丧、绝望反应。

临床医生在下诊断和制定诊疗规划时就要考虑如何进行合理解释和主动指导,要让患者对于治疗的前景有适当的期望,以提高依从性和主观能动性。

(3)注意柔和,避免武断:治疗师表达信息时,要温和、留有余地,避免强硬或粗鲁。

(4)重复:要让阐释“深入人心”,应利用合适的机会和新出现的证据,以不同的形式重复大致相同的内容。这样做的效果如何,要看对方的阻抗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

(5)隐喻性阐释技术:除了治疗师为患者提出阐释,还有通过以类比语言为基础的象征性思维进行的交流活动,利用譬喻、象征的方法来促进病人及其相关系统产生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的方法。治疗师既可运用故事疗法、阅读疗法、看录像治疗这类方法来传达自己的阐释,也可由此用间接的方式增加体验、促进领悟,促成病人方面产生自己的阐释。

注意事项

(1)重视对方反应,注意其接受力,避免说教式的单向灌输。

(2)注意避免过多指责、批评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