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镇咳祛痰药的应用

镇咳祛痰药的应用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用于干咳痰少者,痰多者应慎用或联合祛痰药使用。1.中枢性麻醉性镇咳药 此类药物在镇咳的同时抑制气管纤毛运动而影响痰液排出,因有成瘾性,应慎用。主要用于腹泻及肠道手术后制止肠蠕动;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镇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因吸收后部分经呼吸道排出,故兼有外周性镇咳作用。用于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干咳,对儿童疗效优于成年人。心肺功能不全及痰多者慎用。孕妇及有精神病史者禁用。

一、镇 咳 药

咳嗽为一种保护性的生理反射,当呼吸道受到炎症、异物等刺激后,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而引起咳嗽,可以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异物。频繁而剧烈的咳嗽会影响病人情绪、休息和睡眠,增加体力消耗,给病人带来不适和痛苦,甚至引起肺部出血灶活动、胸痛加重及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适当地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镇咳药镇咳对症治疗是必要的。常用镇咳药按作用部位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周围性镇咳药两大类,每一大类药物又可根据不同作用机制进行分类。有些药物兼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作用,有些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而起镇咳作用,故分类是相对的。

(一)中枢性镇咳药

通过选择性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起作用的一类药物。分为中枢性麻醉性镇咳药和中枢性非麻醉性镇咳药。主要用于干咳痰少者,痰多者应慎用或联合祛痰药使用。

1.中枢性麻醉性镇咳药 此类药物在镇咳的同时抑制气管纤毛运动而影响痰液排出,因有成瘾性,应慎用。对痰多剧咳者,需加用祛痰药。

(1)阿片(Opium):又名鸦片,内含约25种生物碱,主要含吗啡(约10%)、可待因、那可汀和罂粟碱。与吗啡作用相似,具有镇静、镇咳及止泻作用。因吗啡含量少,故一般不用于镇痛,口服吸收慢,起效比吗啡慢。主要用于腹泻及肠道手术后制止肠蠕动;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镇咳。口服每次25~100mg,每天3~4次,每次极量200mg,每天极量600mg。复方制剂有复方樟脑酊:每100ml含阿片酊5ml,樟脑0.3g,苯甲酸0.5g,八角茴香油0.3ml,主用于镇咳、止泻及缓解新生儿戒断症状,口服每次2~5ml,每天3次;复方桔梗片(阿桔片,杜弗氏散):每片含阿片粉30mg,桔梗粉90mg,硫酸钾180mg,为镇咳祛痰药,口服每次1~2片,每天1~3次,极量每次6片。不良反应同吗啡,常见便秘,老年人可有排尿困难。

(2)可待因(Codeine):又名甲基吗啡,为阿片中分离的吗啡甲基衍生物,也可由吗啡甲基化而制得,其药理作用与吗啡相同,对延髓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其强度约为吗啡的1/4,也具有镇痛作用,但远较吗啡弱。镇咳作用强而迅速,疗效可靠,是一种典型的中枢性镇咳药,新镇咳药研制时,常以它为标准对比评价作用强度。口服后易被胃肠吸收,20~30min起效,t1/2为3~4h。主要分布于实质性器官,如肺、肝、肾、胰;易于通过血-脑屏障,但脑组织内浓度相对较低;能通过胎盘,可从乳汁分泌。同时能抑制支气管腺体的分泌及纤毛运动,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主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及刺激性咳嗽,尤其适用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也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成年人每次15~30mg,每天3次。极量每次100mg,每天250mg。儿童镇咳为上述用量的1/3~1/2。一般治疗剂量偶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及眩晕等,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性、成瘾性。一次口服超过60mg时,可出现兴奋、烦躁不安;过量可出现呼吸中枢抑制;小儿用量过大可引起惊厥。因抑制支气管腺体分泌,抑制咳嗽,减弱排痰,故痰多黏稠者忌用。另有支气管收缩作用,支气管哮喘性咳嗽者不宜应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复方制剂有联邦止咳露:每5ml糖浆含可待因5mg,麻黄碱4mg,氯化胺110mg,氯苯那敏1mg;菲迪克糖浆剂(联邦止咳露二号):每5ml含可待因5mg,吡咯吡胺0.7mg,麻黄素7mg,愈创木酚磺酸钾70mg,成年人每次15~20ml,13岁儿童每次10~15ml,6—12岁儿童每次10ml,1—5岁儿童每次3~5ml,每天3次。

(3)福尔咳定(pholcodine),又名吗啉吗啡,与可待因类似,口服镇咳作用强于可待因,镇痛作用和呼吸抑制作用比吗啡弱,有轻度镇静作用。成瘾性小于可待因,新生儿和儿童耐受性好。用于剧烈干咳和中度疼痛。每次5~15mg,每天3次。偶有恶心、嗜睡。大剂量可引起烦躁不安、共济失调。久用可引起成瘾性。痰多者不宜应用。

2.中枢性非麻醉性镇咳药

(1)喷托维林(Pentoxyverine):又名咳必清,对延髓咳嗽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兼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和微弱的阿托品样解痉作用,其镇咳强度为可待因的1/3,无成瘾性,一次给药可持续4~6h。因吸收后部分经呼吸道排出,故兼有外周性镇咳作用。用于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干咳,对儿童疗效优于成年人。成年人每次25mg,每天3~4次;5岁以上小儿,每次6.25~12.5mg,每天2~3次。偶有便秘、轻度头痛、头晕、口干、恶心、腹胀等。因有阿托品样作用,青光眼和心功能不全伴有肺淤血的咳嗽患者禁用。复方咳必清糖浆:每100ml内含喷托维林0.2g,氯化胺3g,每次10ml,每天3次。

(2)右美沙芬(Dextromethonphan):又名右甲吗喃,普西兰,为吗啡喃类非成瘾性中枢镇咳药,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但无镇痛作用,几乎没有镇静作用,其镇咳作用在抑制咳嗽频率方面与可待因相似,在抑制咳嗽强度方面优于可待因。长期应用无耐受性及成瘾性,治疗量不抑制呼吸,且毒性很低,不良反应少见。口服胃肠道吸收良好,15~30min起效,作用维持3~6h,t1/2为5h,经肝代谢后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右啡烷也有镇咳作用。适用于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肺结核等引起的咳嗽。成年人每次10~30mg,每天3~4次,最大每日用量可达120mg。偶见食欲缺乏、头晕、便秘、轻度嗜睡等,应用过量可引起兴奋、精神错乱、呼吸抑制等。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并用时可致高热、昏迷,甚至死亡。心肺功能不全及痰多者慎用。孕妇及有精神病史者禁用。口服每次5~10ml,每天3次。复方制剂有丽珠刻乐片:含右美沙芬15mg,伪麻黄碱30mg,愈创甘油醚100mg。雷登泰口服液:每100ml含右美沙芬150mg,愈创甘油醚1000mg,伪麻黄碱300mg。成年人每次10ml,每天3~4次,每天总量不得超过80ml,疗程不超过7d。

(3)罗通定(Rotundine),又名颅痛定,为一种生物碱,具有镇痛、镇咳、催眠等作用。镇痛剂量下可出现轻度催眠作用,因此,特别适用于因疼痛不能入睡的患者。对慢性持续性内脏钝痛效果较好,对急性锐痛、晚期癌症疼痛效果差。大剂量可产生较强的镇咳作用,用于痉挛性咳嗽,尤其是夜间咳嗽影响睡眠者。镇咳,每次90~120mg,每天1~2次或睡前服。可出现眩晕、嗜睡、乏力、恶心和锥体外系兴奋症状,主表现为震颤。孕妇慎用。长期用有耐受性。

(二)外周性镇咳药

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各个环节中的任一环节而达到镇咳作用。有主要通过局部麻醉作用的镇咳药,如苯佐那酯;主要通过支气管解痉作用的镇咳药,如那可汀;主要通过呼吸道黏膜保护作用的镇咳药,如甘草流浸膏糖浆等。

(1)苯丙哌林(Benproperine):又名咳快好,科福乐,主要作用于肺-胸膜的牵强感受器,阻断其迷走神经反射,阻滞传入感觉神经冲动;同时又具有平滑肌解痉作用而起到外周性镇咳作用。另外,也可作用于咳嗽中枢而起到中枢性镇咳作用。镇咳作用比可待因强2~4倍,无便秘、呼吸抑制、成瘾性等不良反应。作用强,起效快,为一种中枢和外周双重作用的强效镇咳药。口服后10~20min起效,作用维持时间4~7h。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原因,如感染、吸烟、刺激物、过敏等引起的咳嗽,对刺激性干咳疗效最佳。一般每次20~40mg,每天3次。对重症、昼夜不停地阵发性咳嗽,可每次40mg,每6小时1次。不良反应很少,极少数病人用后出现轻度口干、口渴和头晕等,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2)苯佐那酯(Benzonatate),又名退嗽,为局部麻醉药丁卡因的衍生物,从呼吸道排出时,对呼吸道感受器产生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减少咳嗽冲动的传入而产生外周性镇咳作用。因对肺牵张感受器最敏感,抑制肺迷走神经反射,故称之为牵张感受器麻醉药。对咳嗽中枢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抑制呼吸。镇咳强度稍低于可待因。服用后10~20min起效,持续3~8h。主用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癌、肺炎、支气管哮喘、外科手术后等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可用于支气管镜、喉镜检查前预防咳嗽。口服每次50~100mg,每天3次。个别患者可增至每次150~200mg。可有轻度嗜睡、头晕、头痛、口干、胸闷等。偶有皮疹、鼻塞。口服时勿嚼碎,避免口腔麻木。

(3)那可丁(Noscapine):又名乐咳平,化学结构与罂粟碱相似,是阿片中的另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作用亦与罂粟碱相似,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产生镇咳效果,能抑制吸入性气体及肺牵张反射引起的咳嗽,属于外周性镇咳药,其镇咳强度与可待因相当,无镇痛、镇静作用和无成瘾性,不抑制呼吸和肠蠕动。主要用于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口服:成年人每次15~30mg,每天3~4次。剧咳时可加至每次60mg;6—12岁儿童为成年人的1/2,2—6岁儿童为成年人的1/4。皮下、肌内注射:每次10mg,每日2次。偶有轻微嗜睡、头痛、恶心、变应性鼻炎、结膜炎、皮疹等。剂量过大可兴奋呼吸,引起支气管痉挛。

(4)甘草流浸膏(extractum glycyrrhizae liquidum)为黏膜保护性镇咳药,为流浸膏剂。口服时由于具有黏性,可在发炎的咽喉部表面形成薄膜,覆盖感觉神经末梢的感受器,减少对黏膜的刺激。单用镇咳作用微弱,咽下后作用即消失。临床上多与其他镇咳祛痰药物制成复方制剂使用。本药还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用于镇咳、溃疡病人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鼻窦炎、喉炎。镇咳,口服每次2~5ml,每天3次。用于鼻窦炎、喉炎,每次口服10ml,每天3次,同时加用烟酸。用于溃疡病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每次5~15ml,每天2~3次。长期服用可致水肿、低钾血症、高血压、头痛、麻木等。临床常用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每10ml含甘草流浸膏1.2ml,复方樟脑酊1.2ml,酒石酸锑钾2.4ml,亚硝酸乙酯醑0.3ml,甘油1.2ml。具有镇咳祛痰作用,用于一般性咳嗽和呼吸道炎症所致的中、轻度咳嗽。每次10ml,每天3次;小儿每次1ml,每天3~4次。复方甘草片:每片含甘草浸膏0.1g,阿片粉1.8mg,酒石酸锑钾1mg,苯甲酸钠2mg,八角茴香油2mg,口服或含化,每次3~4片,每天3次。

二、祛 痰 药

当呼吸道有疾病时,咳嗽、咳痰和喘息症状往往同时存在,而且可以互相促进和加重。痰可以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引起咳嗽,痰多阻塞细支气管可以影响通气,可以使感染或哮喘难以控制,甚至加重。所以,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消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抗感染、镇咳祛痰和平喘等治疗。尤其是下呼吸道炎症致咳嗽痰多者,联合应用祛痰药物更为重要。祛痰药物又称黏液促动剂。依不同的药理作用可分为4类:①恶心性祛痰药,如氯化铵,增加痰的水样层厚度而起到稀释痰液的目的;②黏痰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富露施),促进痰液溶解、液化;③降低痰液吸附力的药物,如溴己新,可以降低痰的黏滞度;④增加气道黏膜纤毛运动的药物,如桃金娘醇、氨溴索等,可以直接刺激纤毛运动,加快痰液排出。目前乙酰半胱氨酸及氨溴索是两种较好的祛痰药物,近几年研究表明它们对其他呼吸道疾病,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ARDS等也有一定作用。

(一)增加痰液水样层厚度的药物

1.氨化铵(ammonium chloride) 口服后刺激胃黏膜的迷走神经而引起恶心,经迷走神经传入支传入中枢,反射性地兴奋支配气管支气管腺体的迷走神经,使腺体分泌增加,稀释痰液,易于咳出。属恶心性祛痰药。吸收后有少量从支气管黏膜排出,管腔内形成高渗,由于渗透压作用使一定水分到达管腔,稀释痰液。用于急性呼吸道炎症初期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者。由于作用弱,一般不单独应用,常与其他镇咳祛痰药物配成复方制剂使用。口服成年人每次0.3~0.6g,每天3次,儿童每天30~60mg/kg或按体表面积1.5g/m2,分4次服用。大量服用可致胃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痛)和高氯性酸中毒。为减轻胃的刺激,片剂宜用水溶解后饭后服用;溃疡病者禁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以防引起酸血症、氮质血症和高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者禁用。敌咳糖浆:每100ml内含氯化铵0.7g,麻黄碱0.05g,桔梗流浸膏1ml,愈创本酚磺酸钾0.15g,吐根酊0.4ml,百部流浸膏1ml,海葱醋0.45ml,氯仿0.15ml。口服每次5~10ml,每天3~4次。

2.愈创甘油醚(guaiphenesin) 药理作用同氯化铵,有轻度镇咳作用,还有较弱的消毒防腐作用,可减轻痰液恶臭味。大剂量时还有平滑肌松弛作用。主要用于支气管炎、慢性化脓性气管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咳嗽痰多者,多与镇咳药合用。口服:片剂,每次0.1~0.2g,每天3~4次;糖浆,成年人每次5~10ml,儿童每次每岁0.5~1ml,每天3~4次。可有恶心、胃肠道不适,偶有嗜睡。因有刺激和扩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故禁用于肺出血、急性胃肠炎、肾炎患者。

3.氯化钠溶液(sodium chloride solution)高渗性(1.8%~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后可增加痰水样层的厚度,使痰液黏稠度降低;能激活蛋白水解酶,加速黏蛋白的水解;能与黏蛋白分子中的钙离子进行交换,可降低黏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力,使痰液易咳出。雾化吸入:每次0.5~2ml,每天4次。低渗性(0.45%)或等渗性(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常作为湿润气道用。

(二)黏痰溶解药

1.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 又名痰易净,富露施。为二硫键裂解药,具有较强的黏痰溶解作用,其分子中的疏基能使痰液中黏蛋白的二硫键断裂,使黏蛋白分解,分子变小,从而降低痰的黏滞性,并使之液化。它对脓痰中的DNA也有裂解作用,故对黏性痰和脓性痰都有效。喷雾吸入15min内起效,最大作用时间为5~10min。适用于手术后咳痰困难及肺合并症的治疗和预防,以及急慢性上呼吸道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肺气肿)等引起的痰液黏稠、阻塞气管、呼吸困难的危重情况。也可用于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毒。①喷雾吸入:用于非紧急情况,10%溶液,喷雾至咽喉部上呼吸道。每次1~3ml,每天2~6次。②气管滴入:用于急救时,5%溶液经气管插管或直接滴入气管内,每次1~2ml,每天2~6次。③气管注入:用于急救时,5%溶液用注射器自气管的甲状软骨环骨膜处注入气管腔内,每次0.5~2ml(婴儿0.5ml,儿童1ml,成年人2ml),一般每天2次。此法只能作为应急措施,不作为常规的给药方法。该药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加上大量液化的痰液,有时可致呛咳、支气管痉挛,故应准备吸引器吸引排痰,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发生支气管痉挛时可用异丙肾上腺素缓解。由于水溶液中有硫化氢的臭味,可引起恶心、呕吐、流涕,症状严重者需暂停给药。不宜与金属、氧化剂接触,故喷雾器必须用玻璃或塑料制品,临用前配制,余液密封冷藏,48h内用完。因能降低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故不宜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混合作用。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新的黏液溶解剂,国内已上市有颗粒剂型,每包0.1g,每次0.1~0.2g,每天3次;泡腾片,每片0.6g,每次0.6g,每日1次。其口服吸收快,迅速被肝代谢,广泛分布于全身,显著提高血浆和肺组织内含巯基化合物的水平,大剂量长期使用耐受性好、安全性高,无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近几年研究表明,富露施除具有黏痰溶解作用外,还具有以下作用。

(1)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长期服用乙酰半胱氨酸,每次0.6g,每天1次,连用3~6个月,能够显著改善该类患者临床症状,一定程度改善呼吸功能指标,减少急性加重发生的次数。

(2)对特发性间质纤维化(IPF)患者推荐联合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推荐用法:每次0.6g,每日3次,持续3~6个月。有研究表明,IPF中存在下呼吸道氧化药和抗氧化药失衡,主要是抗氧化药谷胱甘肽(GSH)的显著降低。GSH能清除氧化药(如·OH,H2O2),还能抑制人纤维母细胞的增生。乙酰半胱氨酸为GSH的前体,口服能够提高IPF患者GSH水平,从而提高肺抗氧化能力并抑制纤维化进程。

(3)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过量时导致肝内GSH衰竭,引起严重肝损害。乙酰半胱氨酸为GSH的前体,能提高GSH水平从而保护肝。用法:用药过量后尽早治疗,最好在8~10h以内,按步骤在20h15min内给予乙酰半胱氨酸300mg/kg总量。

①头15min经静脉缓慢推入150mg/kg,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

②后4h内5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

③接下来16h内10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

(4)乙酸半胱氨酸能增强气管支气管黏膜纤毛的传输活动,提高COPD患者的黏膜纤毛清除能力。

2.糜蛋白酶(chymotrypsin) 属蛋白分解酶类,由胰腺中分离所得,具有分解肽链的作用,使黏稠痰液化,便于咳出,对脓性和非脓性痰均有效。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肺脓肿等痰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雾化吸入:0.5%溶液(生理盐水10ml溶解本药5mg)每次10ml,每天3~4次。气管内滴入:0.5%溶液,每次1~2ml,每天2~4次,必要时每1~3小时1次。肌内注射:每次5mg(生理盐水5ml溶解),每天1~2次。个别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甚至诱发哮喘。严重肝病及凝血功能不正常者禁用。其水溶液极不稳定,必须现用现配,严禁静脉注射。

3.胰蛋白酶(trypsin) 为肽链内切酶,对精氨酸和赖氨酸肽链具有选择性水解作用,可使天然蛋白、变性蛋白、纤维蛋白和黏蛋白等水解为多肽或氨基酸,能分解黏痰、脓性痰等黏性分泌物,能促进抗生素、化学治疗药物向病灶渗透。用于呼吸道疾病痰多者。雾化吸入:每次2.5~5mg,用蒸馏水5~10ml溶解。可出现过敏反应:寒战、发热、头痛、头晕及皮疹。肝肾疾病、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三)降低痰液吸附力的药物

1.溴己新(bromhexine) 又名必嗽平,为一种与鸭嘴花碱(Vasicine)类似的半合成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细胞,使之分泌黏滞性低的小分子蛋白,并能抑制酸性糖蛋白的合成;还能裂解痰液中酸性糖蛋白的多糖纤维素,从而使痰液中唾液酸含量减少,痰黏滞度降低,易于咯出,故又有人把它归为“黏痰溶解药”。本品口服还具有恶心性祛痰作用;另外,可能对呼吸道纤毛运动也有促进作用。口服胃肠道吸收迅速,1h后血药浓度达高峰,t1/2约6h。

2.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 2%~7%的高渗碳酸氢钠溶液吸入后使气道腔呈碱性,可以降低黏性痰的吸附力;同时通过高渗作用,使气道腔内水分增加,痰液稀释而易于咳出。与乙酰半胱氨酸合用,可提高黏痰溶解作用。雾化吸入:每次2~5ml,每天4~6次。急症病例可气管内滴入,每次5~10ml。

(四)增加气道黏膜纤毛运动的药物

1.氨溴索(ambroxol) 溴环己胺醇,商品名沐舒坦,沐舒痰,痰之保克。氨溴索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黏痰溶解药,为溴己新的有效代谢产物。在常规剂量下,能刺激纤毛上皮,活化纤毛运输系统,利于痰液的咳出和清除;还能刺激呼吸道腺体分泌,稀释痰液,从而起到化痰排痰的作用。与支气管解痉药克仑特罗合用,可提高克仑特罗的解痉疗效;与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合用,可提高抗生素在气道中的药物浓度,增强杀菌能力。临床主用于支气管分泌异常,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也可用于术前术后有痰不易咳出的病人。口服:成年人每次30~60mg,每天3次,长期治疗的患者可减为每天2次。儿童建议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1.2~1.6mg。近几年来研究显示,大剂量氨溴索还有以下几方面的药理作用:①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分泌和合成;②抑制体内细胞因子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的生成,减弱炎症反应程度,以及促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向肺组织的内流和聚集,发挥抗炎作用;③可以清除次氯酸和羟自由基,并具有降解H2O2的能力,对超氧阴离子(O2-)依赖的连苯三酚的自身氧化也有微弱的作用,从而减弱肺氧化性损伤。故使用大剂量氨溴索可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防治,这方面国外研究较多,目前临床疗效尚不确切,有待进一步研究、评估。对于ARDS的防治,其用量和疗程无统一规定,综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资料,推荐剂量为1.0~1.5g/d,分次静脉使用,疗程2~7d。氨溴索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部灼热、消化不良,偶见恶心、呕吐,少见过敏反应。大剂量静脉使用,迄今尚无对动物和人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

2.桃金娘醇(myrtenol) 商品名吉诺通,为桃金娘科树叶标准提取物,能碱化黏液恢复至正常pH,降低黏滞度,调节分泌,利于痰液咳出;具有β拟交感效应,直接刺激纤毛摆动,加速黏液运转,加快黏液排出。另外,能通过减轻支气管黏膜肿胀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与抗生素联用可增强杀灭细菌的作用;还能消除呼气时的恶臭气味。本品为口服肠溶胶囊,胃病患者耐受性良好。用于急、慢性气管和支气管炎症、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结核、肺硅沉着病等;也用于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鼻部手术后的治疗,还可用于支气管造影术后的病人,利于造影剂的排出。急性病患者,成年人每次300mg,儿童每次120mg,每天3~4次;慢性病患者,成年人每次300mg,儿童120mg,每天2次。偶有轻度胃肠道不适,不良反应极少见。本品不可打开或嚼破后服用。

(王 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