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动纤毛综合征

不动纤毛综合征

时间:2024-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诊断偏低,因而此发病率可能低估。胚胎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纤毛摆动,将随机地发生内脏旋转;若纤毛结构异常,由于缺乏正常的纤毛摆动,在妊娠10~15d,内脏发生左旋转代替正常的右旋转,将引起脏器转位卡塔格内综合征的右位心可能就是此阶段的异常所致。卡塔格内综合征是ICS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扩张、鼻窦炎及内脏转位三大特征。本症应与慢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鉴别。增强体质,防止呼吸道感染。

不动纤毛综合征(immotile cilia syndrome,ICS)是由纤毛结构缺陷引起多发性异常的遗传病,ICS与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是同义语。包括卡塔格内综合征及其他单基因病,发病率为1/6万~1/3万。由于诊断偏低,因而此发病率可能低估。ICS是一种和遗传有关的纤毛结构缺陷。早期诊断对于防止不必要的耳鼻咽喉部手术,阻止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现已证实纤毛轴丝含有100多种多肽,任何一种多肽有缺陷,均可造成同样的病理结果。因此,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有纤毛蛋白臂部分或完全缺失(单纯外侧或内侧纤毛蛋白臂缺失,或双侧均缺失),有放射幅缺陷者,有中央鞘缺失。其中以纤毛蛋白臂完全缺失者最为常见,约占74%。也有临床症状典型而纤毛超微结构正常者,约占15%。似乎是某些患者的基因缺陷并不伴有纤毛超微结构异常,但也不能排除某些电子显微镜检测出的超微结构缺陷是传统超微结构研究中不能检测的。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纤毛通过正常的定向摆动,将呼吸道内的黏液或异物等向口腔方向定向输送,从而保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ICS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纤毛蛋白臂或放射幅的缺陷,从而使纤毛运动异常,黏膜上纤毛清除功能障碍,以致造成反复感染。精子尾部是一种特殊的纤毛。当其结构异常时,精子失去运动功能,造成不育。胚胎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纤毛摆动,将随机地发生内脏旋转;若纤毛结构异常,由于缺乏正常的纤毛摆动,在妊娠10~15d,内脏发生左旋转代替正常的右旋转,将引起脏器转位卡塔格内综合征的右位心可能就是此阶段的异常所致。

二、诊  断

发病早,往往在新生儿或婴儿早期发病,出现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由于纤毛结构缺陷及清除功能障碍,可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或间质性肺炎,导致肺不张及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咳嗽、咳脓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慢性鼻炎、鼻窦炎,引起鼻窦内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潴留,鼻孔流脓。尚可有鼻息肉、额窦异常或其他鼻窦发育不全等。中耳和咽鼓管纤毛异常,可致慢性复发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耳流脓。精子尾失去摆动能力可致不育症。胚胎纤毛细胞的纤毛结构异常,可致内脏部分或完全转位。

卡塔格内综合征是ICS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扩张、鼻窦炎及内脏转位三大特征。但约50%ICS患者没有内脏转位。其他表现还有男性不育、鼻炎、无嗅觉、慢性或复发性中耳炎及鼻窦异常等。由于脑的脑室管膜为纤毛上皮,约2/3的患者有较严重的慢性头痛,可能与脑室管膜的纤毛上皮缺陷有关。头痛常为患者就诊的主诉。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黏膜活检可以确诊。国外的黏膜活检大都采用电镜检查,国内报道病例相对较少,而有电镜超微结构报道者则更少。本症应与慢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鉴别。支气管哮喘也可发生纤毛功能异常,但纤毛结构无特殊缺陷。各种免疫异常也可发生呼吸道感染和纤毛运动障碍,但ICS患者免疫学检查一般正常。

三、治  疗

增强体质,防止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治疗,可用抗感染及促进痰液排除的药物。病变局限,有手术适应证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切除病灶肺段或肺叶。手术治疗的有关事项请参见外科有关书籍。同时亦应注意治疗鼻窦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