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肩胛下肌损伤的检查方法

肩胛下肌损伤的检查方法

时间:2024-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肩胛下肌损伤或断裂,内旋功能消失,肘部在背阔肌和大圆肌作用下偏向后外侧。说明压腹试验也是评价肩胛下肌的有效检查方法。肩胛下肌多因上肢突然内收、内旋而突然损伤;或因长期持续上肢内收、内旋动作来回多次收缩,肩胛下肌起止点处腱纤维损伤。轻度疼痛且力量减弱,提示肩胛下肌腱的损伤;而疼痛明显,不太容易区分肌腱损伤和肌腱炎。

(一)抬离试验(lift-off test)

【检查方法】 患者将手背置于下背部,手心向后。然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图1-31),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阻力,肩胛下肌损伤者不能完成该动作。

【临床意义】 抬离试验是检查肩胛下肌损伤的特异性体征。1991年Gerber 和 Krushell首先描述了抬离试验检查肩胛下肌的检查法。Hertel报道抬离试验敏感性为62%,特异性为100%。

(二)内旋衰减试验(the internal rotation lag sign,IRLS)

【检查方法】 患者将手置于下背部,屈肘约90°,手心向后。检查者将患者的手和前臂向后拉,观察手背远离背部的最大距离(图1-32),嘱患者自行保持该位置,患肩无力保持者为阳性,阳性者提示肩胛下肌受损。

图1-31 抬离试验

图1-32 内旋衰减试验

【临床意义】 内旋衰减试验是检查肩胛下肌功能不全的主要方法之一。该试验对于肩胛下肌损伤尤其是部分损伤阳性率较高。Hertel等报道内旋衰减试验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6%;而Scheibel等的研究显示其敏感性为75%,特异性未描述。

(三)压腹试验(belly press test)

【检查方法】 患者站位,肘关节屈曲,前臂贴于腹部,手、腕保持伸直,臂部对腹部施加压力。压腹试验时腕部屈曲,肘部偏向后外侧为阳性(图1-33);阴性时患者的姿势没有变化。

【临床意义】 Gerber在1996年首先提出了压腹试验,用于检查肩胛下肌的损伤。肩胛下肌损伤或断裂,内旋功能消失,肘部在背阔肌和大圆肌作用下偏向后外侧。肌电图研究显示,压腹试验和抬离试验一样,在此位置时肩胛下肌的收缩较其他肌肉明显。说明压腹试验也是评价肩胛下肌的有效检查方法。压腹试验更多地引起肩胛下肌上部分肌肉的收缩,而抬离试验主要引起肩胛下肌下部分肌肉的收缩。Barth等研究显示压腹试验的敏感性为40%,特异性为98%。

(四)拿破仑试验(Napoleon test)

【检查方法】 患者手腕伸直,手心压腹,肘部离开胸部,保持此姿势用力压腹。通常情况下,压腹时因为肩胛下肌的作用,肘部会向前移,如果压腹时不能保持肘部向前,或者压腹时屈腕、前臂向后外者为阳性(图1-34)。该试验因姿势类似拿破仑的典型姿态而得名。

图1-33 压腹试验

图1-34 拿破仑试验

【临床意义】 拿破仑试验最早由Schwamborn和Imhoff提出,后来经 Burkhart和Tehrany改良,可以初步判定肩胛下肌的损伤程度。Lafosse 建议患者肘部主动向前对抗检查者施加的向后的外力,可以评价肩胛下肌的力量。Barth等报道拿破仑试验的敏感性为25%,特异性为98%。

(五)熊抱试验(bear hug test)

【检查方法】 嘱患者患侧前臂交于胸前,手搭于对侧肩上,手指伸直以防患者用手抓住肩部,同时肘部置于胸前而不与胸部接触。检查者施加垂直于前臂外旋的力量,尝试将患者的手抬离肩部(图1-35)。如果患者的手不能保持在肩部或表现为内旋力量减弱并疼痛为阳性。如果检查侧的力量和对侧没有明显的区别,且没有疼痛为阴性,伴有疼痛但无力量减弱多数情况也被认为是熊抱试验阴性。

【临床意义】 熊抱试验是检查肩胛下肌损伤的准确试验,由Bath和Burkhart于2006首先报道。Barth等研究显示,熊抱试验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2%。

(六)肩胛下肌试验(subscapularis test)

【检查方法】 屈肘90°,上肢中立位内收于身体两旁,不要与躯干接触。检查者对照性比较患者两侧上肢被动外旋和主动内旋时抗阻力的情况(图1-36),感到无力或疼痛则为阳性。

【临床意义】 肩胛下肌试验和冈下肌试验的作用相反,肩胛下肌检查肩关节的内旋。肩胛下肌多因上肢突然内收、内旋而突然损伤;或因长期持续上肢内收、内旋动作来回多次收缩,肩胛下肌起止点处腱纤维损伤。轻度疼痛且力量减弱,提示肩胛下肌腱的损伤;而疼痛明显,不太容易区分肌腱损伤和肌腱炎。

图1-35 熊抱试验

图1-36 肩胛下肌试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