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wrist joint)由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及桡尺远侧关节组成。
桡腕关节(radiocarpal joint)由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联合组成的关节头,与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关节盘形成的关节窝联合构成(图3-1),是典型的椭圆关节。桡腕关节的关节囊薄且松弛,关节前、后和两侧均有韧带加强,桡腕掌侧韧带和桡腕背侧韧带分别位于关节的掌侧面和背侧面,尺侧副韧带连于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桡侧副韧带连于桡骨茎突与舟骨之间(图3-2)。桡腕关节可做屈、伸、展、收及环转运动,其中背伸幅度比屈曲小,这是由于桡腕掌侧韧带较为坚韧,使伸腕运动受到限制。
图3-1 手部骨结构(背面观)
图3-2 腕部韧带
腕骨间关节(intercarpal joints)包括由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组成的近侧列腕骨间关节,由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组成的远侧列腕骨间关节及腕横关节3个部分。近侧列腕骨间关节和远侧列腕骨间关节是由相邻的腕骨构成,均属微动的平面关节。腕横关节又称腕中关节,属于球窝关节,由远侧列腕骨的近侧端做成关节头,近侧列腕骨的远侧端做成关节窝构成,关节腔略呈“S”形。由于受腕关节两侧副韧带的限制,腕横关节仅能做幅度很小的屈伸运动,一般和桡腕关节联合运动。
腕掌关节(carpometacarpal joint)由远侧列腕骨的远侧端与5个掌骨底构成,属于微动复关节。其中,第2~5腕掌关节由一个共同的关节囊包裹,而第1掌骨底与大多角骨之间构成的拇指腕掌关节为一独立的鞍状关节,可做屈、伸、收、展、环转及对掌运动。对掌运动是第1掌骨外展、屈和旋内运动的总和,其结果使拇指尖能与其他各指掌面接触,这是人类劳动进化的结果。
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即下尺桡关节,由桡骨的尺骨切迹与尺骨头的环状关节面,以及尺骨头与桡腕关节盘的近侧面构成,属于车轴关节。关节囊较为松弛,附着于尺骨切迹和尺骨头的边缘,其前后侧有韧带加强。关节盘呈三角形,尖附着于尺骨茎突根部,底连于桡骨的尺骨切迹下缘,中部较薄,周缘肥厚,与关节囊愈合,其近侧面光滑而凹陷,和桡骨的尺骨切迹共同与尺骨头构成关节,其远侧面光滑而微凹,与月骨的内侧部和三角骨的桡腕关节面相对。桡尺远侧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是联合关节,参与前臂旋前、旋后动作。
腕骨的常规X线片包括腕部后前位及侧位片。在后前位X线片上(图3-3),桡骨下端膨大,它向外下方伸出的尖部为桡骨茎突。下端远侧的致密边缘是腕关节面,与它相对的腕骨是舟骨和月骨,其间相隔的透亮带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外侧半。尺骨下端的膨大是尺骨头,伸向内下方的突起是尺骨茎突。尺骨头的远侧与三角骨相对,两者之间有较宽的透亮区,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内侧半和桡尺远侧关节的关节间隙。因分隔这两个关节的关节盘不显影,所以关节间隙显得特别宽阔。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形成一凸向近侧的弧形带状影,与桡骨、尺骨的远侧面相对。豌豆骨呈圆形,与三角骨重叠。大多角骨、小多角骨的近侧缘与舟骨相对,远侧缘分别与第1、第2掌骨底相对。头状骨与第3掌骨底相对,钩骨与第4、第5掌骨底相对。钩骨钩呈致密的圆圈影重叠于钩骨的影像内。整体上看,后前位X线片上可见3条连续的弧线:沿舟骨、月骨、三角骨近侧凸面的光滑曲线,沿舟骨、月骨、三角骨远侧凹面的光滑曲线,以及头状骨和钩骨近侧构成的曲面(图3-4)。在侧位X线片上,与桡腕关节对应的为手舟骨和月骨,月骨的远侧面呈弧形,与头状骨对应。阅片时,要特别关注腕骨排列是否正常,3条腕骨弧线是否连续及腕骨形状和轴线如何。
图3-3 正常手部X线正位片
图3-4 腕部X线正位片3条弧线
腕关节检查需要注意皮肤、肌肉的解剖结构,并且检查腕关节的被动活动度(图3-5)和活动障碍与不稳定。
图3-5 腕关节活动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