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成人心脏外科数据库
为了努力帮助其成员评估他们各自医院的医疗质量,1989年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建立了风险校正数据库。该数据库是现存最大的心脏外科数据资料档案库。该库数据的目标是运用综合的风险调控技术进行分析,确立准确的数据。胸外科医师学会数据库建立的一个目的,是抗衡其他组织或机构汇集并公布的未经校准的、容易误导公众的病死率数据。该库已经收录了200多万心脏外科病人的数据,而且显示冠状动脉搭桥和瓣膜手术的病死率均在显著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死率的重要预测变量见下表。
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1996年单纯冠状动脉搭桥风险模型预测变量
2.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数据库
在国会的委任下,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成立了心脏外科顾问委员会,从1972年起开始审查43个开展心脏手术的管理局医疗中心的外科治疗效果。1987年,委员会承认使用原始的病死率数据来判定是否具有合适的外科治疗水平有其局限性。该研究组寻求并接受管理局的授权和资助,开始寻求有关用病人危险因素的组合来估测心脏手术疗效的研究。从1991年起,数据的录入由工作在各个参与报告的管理局医疗中心的独立护师来完成。这些护师独立于外科治疗团队,而且每个外科治疗组数据的录入均是强制性的,数据在6个月期限内提交。管理局数据库目前已经录入了数千名病人的数据。
管理局数据库记录的病人危险因素见下表。通过计算特定医院每位心脏病病人术后30天内死亡的预期可能性,然后用所有心脏手术病人的死亡预期可能性之和除以病人人数,这样就能够算出每个心脏外科治疗组的手术预期病死率。观察到的病死率和预期病死率的比值也就算出来了。
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死率模型预测变量
3. 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体系(EuroSCORE)
EuroSCORE是1999年提出的针对欧洲人群的心脏外科病人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风险预测模型。该评价体系涵盖了与病人术后病死率相关的17个危险因素,经过欧洲8个国家128家医院近19000余例患者的验证,是建立在医学中心大规模患病人群及其详实临床数据研究基础上的风险评估模型。
4. 中国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估系统(SinoSCORE)
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开始的较晚,直到2004年才刚刚起步。2004国内43家医院进行了一项包括35000名成人心脏疾病患者的成人心脏外科登记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SinoSCORE的概念。从严格意义上讲,SinoSCORE还只是一个概念,还需要验证和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