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支气管肺段

支气管肺段

时间:2024-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①右上叶支气管位于肺动脉右支的上方,又称动脉上支气管。尖段支气管弯曲向上至右肺尖。因此,每侧肺基本上有10个肺段支气管和相应的10个支气管肺段。现已标明支气管在肺内的分支及其所属的支气管肺段。细支气管的末段称为终末细支气管,当其管壁上有肺泡开口时,则称为呼吸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共同构成呼吸系统的呼吸部分,两肺共有肺泡约3亿个,其表面积共70~80m2。

1.叶支气管 左、右支气管经肺门入肺。左支气管分两支,进入相应肺叶即上、下叶支气管;右支气管分3支进入各相应的肺叶,即上叶、中叶和下叶支气管。统称为肺叶支气管(第二级支气管)。

2.肺段支气管 叶支气管在肺叶内再分支称肺段支气管(第三级支气管)。每一支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为支气管肺段(segmentum bronchopulmonalium)。肺段略呈圆锥形,尖朝向肺门,底部构成肺表面。每一肺段均有一肺段支气管分布。当肺段支气管阻塞时,此段的空气出入则被阻,说明了肺段结构和功能的独立性。因此临床上也常以肺段为单位进行肺段切除。在肺段内,肺动脉的分支与肺段支气管的分支伴行,但肺静脉的属支却在肺段之间走行,接受相邻两肺段的静脉血。因此,这些段间的静脉又可作为肺叶分段的标志。相邻两肺段之间除表面包有肺胸膜外,还被少量疏松结缔组织相分隔。如果病变仅限于一个肺段内,需做肺切除时,可将肺段支气管和肺动脉结扎切断后,一般很易从肺段之间分开,再切开接连的肺胸膜,即可切除肺段。

段支气管的具体分布如下。

(1)左支气管分支:上叶和下叶支气管,分别进入左肺的上、下2叶。

①左上叶支气管起于左支气管的前外侧壁,入左肺后又分成上支和下支。上支极短,立即分为尖后段支气管和前段支气管。尖后段支气管行向后上方,又分为尖段支气管和后段支气管,分别至左肺尖和肺上叶的后上部。其中,后段分布区域为结核性空洞的多发部位。前段支气管向前上方,至左肺上叶的前下部。下支走向前下方,分出上舌段支气管和下舌段支气管,分别至肺舌叶的上部和下部。

②左下叶支气管为左支气管的延续,进入左肺下叶后,先向后外侧分出上段支气管,向后下外侧再分出前内侧基底段、外侧基底段和后基底段支气管。前内侧基底段支气管再分成两支肺段支气管,其中内侧基底段支气管较固定,离肺门较近,易于暴露。该肺段也可单独发生支气管扩张。

(2)右支气管分支:上叶、中叶和下叶支气管,分别进入右肺的上、中、下3叶。

①右上叶支气管位于肺动脉右支的上方,又称动脉上支气管。它起自右支气管的后外侧壁,向外上方分出尖段支气管、后段支气管和前段支气管3支。尖段支气管弯曲向上至右肺尖。

②右中叶支气管发自右支气管的前壁,在其起点周围有3组淋巴结,淋巴结发生肥大时,可压迫中叶支气管,使其逐渐闭塞。

③右下叶支气管是右支气管的延续,行向后外方,先发出上段支气管后,其续行段再分出内侧基底段、前基底段、外侧基底段和后基底段支气管。其中后3条支气管在临床上很重要,为异物容易坠入的部位,也是炎症和支气管扩张症的好发部位。

因此,每侧肺基本上有10个肺段支气管和相应的10个支气管肺段。现已标明支气管在肺内的分支及其所属的支气管肺段。一般是右肺上叶分为3段,中叶分为2段,下叶分为5段,共合为10段。左肺上叶支气管到尖段和后段的分支,开始是1支,称尖后段支气管。但立即分为2支,1支向上到尖段,1支向外后到后段,左肺上叶的下部分称舌叶,亦分为2段,相当右肺的中叶。左肺下叶的内侧基底段的支气管原为一支,因此也称为前内侧基底段,如按此分法,左肺可分为8段。

从气管分为左、右肺支气管(Ⅰ级支气管)后,不断分支为叶支气管(Ⅱ级支气管)、段支气管(Ⅲ级支气管)、次段支气管(Ⅳ级支气管),直至此23级左右而成为终末细支气管,即形成支气管树。这是呼吸系统的传导部分,即气道,主要功能是通气。临床上通常将直径<2mm的小、细支气管统称为小气道。直径<1mm、壁内无软骨及黏膜下腺体者称为细支气管。细支气管的末段称为终末细支气管,当其管壁上有肺泡开口时,则称为呼吸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继续分支为肺泡管和肺泡囊。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共同构成呼吸系统的呼吸部分,两肺共有肺泡约3亿个,其表面积共70~80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